《赛德克巴莱》:血性成就“真正的人”梦想

标签:
赛德克巴莱血性中国人真正的人徐若瑄温岚魏德圣阿凡达娱乐 |
分类: 影视艺术评论 |
《赛德克巴莱》,是近日上映的一部重量级“华语片”,也是一部没有一句汉语的华语片,其全部使用原住民语言、配字幕,从而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气氛。说它重量级,是因为该片从筹备到拍摄完成,花了12年的时间,台湾导演魏德圣将他拍《海角七号》的几乎所有盈余,都投入到了这部电影中。该片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在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获得最佳影片奖。而盛名之下的《赛德克 巴莱》,去年在台湾上映后,创下了超过新台币3亿元的高票房。还没走进大陆之前,该片就已经被定义下叫好又叫座的华语大片了。
但从近几日的大陆票房来看,《赛德克巴莱》缺有些令人失望。这里或许有不是台湾本土观众对那段心酸历史了解的原因,还有该片的名字确实有些拗口的原因吧。其实,这绝对是一部值得进影院观看的大片,无论是画面的冲击力,还是配乐的精致等,都是华语片的巅峰。
《赛德克巴莱》讲述的是根据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人反抗日据当局残暴而发动“雾社事件”的真实故事。
最早,我也不懂影片名字的含义,还以为是主人公的名字。后来翻阅资料才知道,赛德克在当地语言里是人的意思,巴莱是真正的意思,整个意思就是真正的人的意思。《赛德克巴莱》就是讲那些正在的人,他们从未想过放弃,从未知难而退,他们明知强弱悬殊却仍执意用生命、用鲜血、用信念而战!
日据时代,赛德克人被迫放弃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男人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帮佣不能编织彩衣,骁勇善战的部落头目莫那鲁道,隐忍地见证了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係,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了报复的阴霾中,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这场战争没有让妇孺走开,莫那鲁道带领的战士们,先后献身在祖先的山林里,而妇孺们,为了节省口粮,几乎全部自尽,她们先去彩虹桥那边等待亲人。六社最后残留298人,而这些人最后还是被迫离开故土,至今赛德克人也没能在回到故土生息!
没有胜利的希望,但赛德克人却还是勇敢地开战,这不同于《勇敢的心》等同类型影片,因为这部片子更悲壮的是,他们是为保卫人的尊严而战斗,鲜血和生命是他们与祖先会和的圣礼。与其苟且地活,还不如骄傲地死!“如果你的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我野蛮的骄傲。”这句台词道出了族人的血性,这血性也终于成就中国人“真正的人”梦想!“你为何让年轻人送死?”“为了快要遗忘的图腾。”“图腾?你拿年轻人的性命换这图腾,可你拿什么来换他们的生命?”“骄傲。”是的,虽然面对死亡,但赛德克人还是挺起了骄傲的头颅!300人族人血战几千有飞机大炮甚至毒气弹的日军,以卵击石般地厮杀,终于让日军认可了这些族人“战士”的名分,也终于让日渐萎靡的族人们找回了曾经的顽强、刚烈的人格。
影片在刚烈的基调下,时常又以哀婉悠长的咏叹调来烘托气氛,这些咏叹,让人深刻感受到赛德克人内心的失落与忧伤,也给影片增添了更多苍凉的色彩。
影片拍摄周期较长,很多森林画面精美得如同电脑特技;赛德克人灵活地跳跃与奔跑,也不是一般的影片中可以看到的;而高潮迭起的战争场面让人十分过瘾,这一切让人们把影片称赞为真人版《阿凡达》。
影片的角色很多,主角莫那鲁道是由从没演过电影的林庆台和大庆分别饰演中、青年时代,而徐若瑄、温岚、田中千绘、罗美玲、马志翔等明星,则成了为林庆台这个业余演员捧戏的配角。启用新人担任如此大片的主角,不能说不是一次冒险,但演出成功,也充分反映了导演深厚的艺术功力与现场调控的能力。其实,正是原住民的身份,才让林庆台更真实地展现了当时台湾少数民族部落男子的阳刚之气。
向天而殉、向死而歌的《赛德克巴莱》,让全世界看到了血性中国人的民族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