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冯新浪博客独家稿件,未经书面许可转载必究】
对于设计师来讲,设计作品无疑是他们劳动成果的最好体现,就象厨师做的菜肴、农民种的庄稼、缝纫工缝的衣裳等一样,都是饱含着劳动者辛勤汗水的结晶。
但和其他劳动者不一样的是,因为设计作品对于设计师来说,因其数量有限以及工作过程涉及各方面不可控制因素更多,即使同一个设计师,设计出的作品也存在外在水平不一的情况。是设计师不在乎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优劣吗?还是设计师看是什么业主而“量利而行”?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其实,一个成熟的设计师是不会这样的。对于一个敬业的设计师来说,设计作品就象设计师的孩子。一个人能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可被疼爱的孩子,就一定会成为好孩子吗?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异。我们都知道,从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因为孩子各自的努力程度与机遇等因素,使得最后每个孩子的命运与人生,有时候却有天壤之别。那么,是父母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有偏爱吗?显然不是。每个孩子,当他(她)来到世界的时候,都会得到父母的珍视。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脾气秉性的差别,以及与社会接触的层面不同,导致不同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世界观与价值观的不同,以及每个人的机遇的差别,最后,让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与价值。
是的,父母最初对每个孩子的爱是一样的,但,在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得到父母的爱的程度也会发生差别。导致这种差别的,很多都是因为孩子自己的原因。
作为设计师来讲,当他答应接下某个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会抱着欣喜的心情去接的。既然是欣喜,任哪个有想法的设计师,也都会想作好这个设计的。但,因为设计作品的业主的文化、性格、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最后导致同一个设计师的不同作品,有了不同的水准。这样说,可能会有人不同意。不同意的人会说,设计师在驾驭不同的空间与风格的时候,本来就存在自己的知识程度的差别问题,以及其它导致作品成败的原因还有许多。但我这篇文章重点谈的是,设计师与业主的沟通与合作的不同,最后导致作品的成败问题,所以,没有过多展开导致作品成败的因素的探讨,希望大家谅解。
尽管说设计作品是设计师的孩子,但这“孩子”还因为要靠业主的财力支持与认可,所以,这个“孩子”的成长,除了要靠设计师先天给予的优良基础外,还要依靠业主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如果说,设计作品是设计师的孩子,作为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那么,业主的努力与配合,就象孩子自己的努力相似。
作了二十多年的设计,经我手走出去的“孩子”不计其数,但真能有所成就的还真不多。反思其中因素,业主的配合往往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写下这篇小文,希望引起更多的同行与业主的思考。
希望每个设计师的每个作品都能成为设计师优秀的孩子。在这里,作为设计师,我要象那些支持并理解设计师工作与追求的业主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你们,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