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装房”的模式会限制设计师的发展吗?
(2008-09-17 10:52:52)
标签:
装修设计师家装工程冯克军家居 |
分类: 家装行业探秘 |
该文登上新浪家居首页和新浪家居博客首页头条
最近,关于“全装房”的讨论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引起了部分年轻设计师的担忧,他们担心刚踏上设计岗位,不要因为“全装房”带来的装饰行业运行模式的改变,而影响了自己设计之路的健康发展。
其实,这种担心我认为大可不必,除非某些年轻的设计师,自己根本不具备搞设计的天赋与后天的功底,只是想模仿现在那些散落在各种不正规的“家装公司”里,考提成与材料回扣获取不菲收益的“设计师”,那么这样的新入行的“设计师”,担心就是很必要了。因为现在很多资历不是很高的设计师,正是考着在那些公司里承揽的中低端家装工程,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的。而全装房,冲击的正是那些中低端的家装工程市场,虽然冲击的主要是中低档新房的装修,但其产生的作用,已经足以让一部分这样的设计师“收入”打折扣,甚至失业了。
而对于那些真正有理想与抱负的设计师,我认为基本不会受“全装房”的模式的影响。通常来讲,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其设计对象主要是那些中高端的客户,而这些高中端的客户首先不会购买“全装房”,或者,即便是买了“全装房”也不会满足“全装房”提供的简易而“千人一面”的装修样式。这部分客户带来的装修设计市场,是足以提供那些优秀的设计师的需求的。
另外, “全装房”的模式不但不会给那些优秀的设计师带来生计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人日益追求个性化生活的趋势,优秀的设计师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成熟市场。这点,可以从家装设计在大陆走过的短短十几年的过程得到佐证。
如果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大陆的家装行业开始出现端倪,那么真正让大多数消费者认同并接受家装这一新型消费品的时候,应该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家装业发展之初,人们因对装饰工程的陌生,当时家居不管怎么装修,都会让业主欢呼雀跃。没有太多的个性追求以及“设计”意识,再加上东家抄西家搬的结果,家装“千人一面”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记得当年《家具与生活》的一期杂志的卷首语就对这一现象作如下描述:一个人回家,走错了楼层进了楼下的邻居家,但因为装修完全一样,居然还以为没走错呢。虽然,这个故事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了当年的家装设计面貌。正因为当时人们对家装设计的不够重视,导致了家装设计一直在模仿、抄袭层面上徘徊,也难以给那些有理想的家装设计师们更好的发展空间。
直到近几年,随着国人的腰包渐鼓以及眼界的日益开阔,家装设计的原创天空才逐渐明朗,因此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家装设计师。就在这些设计师日益成熟的时候,沿袭了十多年的毛胚房就要告一段落,似乎将影响这些人的发展。其实,这些已经成熟起来的设计师,是不会因这个政策而受影响的,毕竟经济的腾飞,已经改善了更多的准业主的经济状况。那么,这些经济条件日益优越的业主,必将会给优秀的设计师带来更广阔的设计空间。
综上所述。“全装房”的对象,是那些中低住宅,而经济富裕的人是不会选择“全装房”的。所以,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全装房”不会影响优秀设计师的设计发展空间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