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设计师眼里没有"病态"空间

(2008-01-13 09:21:54)
标签:

家居

装修

设计师

感悟

室内

设计

空间

原创

分类: 老冯设计理念
该文章登上新浪博客首页新浪家居首页
 【老冯新浪博客独家稿件,未经书面许可转载必纠】  
    经常碰到一些房主,抱怨自己的新房原建筑不合理,不能装修出好的效果.其实,什么样的建筑设计格局,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也完全适用于建筑设计.
    那么,既然原建筑设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是不是就给我们室内设计师创造了推脱的理由了呢?回答当然肯定不是.
    在国外,其实是没有室内室外设计分工的,往往一个优秀的建筑师,要同时兼顾建筑主体和室内外乃至部分景观设计的.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体制与社会分工,把这些都细化了,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各自为政了.建筑设计伊始,就要考虑到生活的细节等问题,同时要尽可能地不要仅仅为了建筑外观,而忽视建筑内部的空间使用习惯和视觉习惯等.而到室内阶段的时候,设计师也要多领会原建筑设计的意图,不能把自己一时看不懂的那些不是常规的空间,用一句"病态"空间敷衍了事.
    那么,何为病态空间?上学的时候,老师如此下过定义:那些过于狭长或过于低矮的等与人们习惯使用的空间形状的空间,通常被认为是病态空间.
    当然,接下来,老师也讲了许多如何把病态空间塑造得"完美"的技巧.但那些技巧,似乎更看重的是弥补空间的缺点,而没有从积极的一面去考虑.
    二十年的设计实践,我也遇到过了大量的"病态"空间的设计.最开始的几年,我基本满足于自己对这些空间的完善,也得到了那些对自己的"病态"空间头疼不已的业主的好评.但我自己很快有了一个新的疑问,仅仅把这些"病态"空间完善了就是好的设计了吗?很多时候,这些"完善"是用牺牲部分"多余"的空间作代价的!
    针对这些问题,再以后的设计中,我又作了一些探索.
    如果说最开始搞设计的头几年,我的设计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同时还有很多"借鉴"他人优秀作品的成功部分的嫌疑,那么在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后,我的设计则逐渐开始了"原创"阶段."原创"逼迫我象画家和艺术家一样,首先对整个空间作一深入理解,再结合使用对象的特点和使用功能等因素,围绕自己对设计潮流的把握和设计艺术主题的提炼,来进行"真正"的设计.我把空间当画纸,把装修造型以及家具和陈设当颜料,把设计思路当画笔,这样一来,我的设计自主性大大加强.
    不久,在我的眼里,很快就没有了"病态"空间的概念.甚至有时候,我还特别喜欢那些违反常规的空间,因为它们没有统一的模式,所以给了我更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也经常能设计出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一个老客户在分到新房的时候,找到我说,还要麻烦我再给他的新房设计一下装饰方案.此前,我曾给他的已经住了几年的房子设计过一次,他对我的设计能力比较认可.这次分的新房,用他的话说,就是"太不合理了"他认为,只有我把这样"丑"的房子变"美".经过仔细考虑,我拿出了一套绝对"原创"的设计,即弥补了原来空间的丑陋,又以极具个性的面目出现.工程完工后,他的家一时成了整个小区的样板,很多比他装修早的业主直说后悔.
    说这个事例,不是给我自己抹光,只是想借这个事说:空间本无罪,而愚蠢的设计师没能力作好设计,才是问题的关键.
    希望我的这个观点,能引起广大同行的注意,特别是那些刚刚步入设计领域的同行.优秀的设计师的标准有很多,但我认为,能把"病态"的空间因素变为积极的设计素材,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吧?
    不妥之处,请广大同行和专家们指正.谢谢!
 
     (以下图片为网络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