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系哈尔滨

(2007-05-09 11:16:19)
标签:

散文

游记

哈尔滨

分类: 原创文学美术
 

    哈尔滨,是我倾慕已久的一座城市。最早知道这个城市,是因为那首在八十年代初火暴得一塌糊涂的《太阳岛上》。音乐爱好者都知道,文革后再度走红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作为歌迷,那个有着丰厚的音乐土壤的城市,就那样走进了老冯的心里。八十年代初,我在长春上学的时候,有两个哈尔滨籍的同学,他们的叙述更增添了我对哈尔滨的向往。当年,我学的专业是家具和室内设计,因为专业和建筑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对一些有国外建筑的城市也有所关注。听老师们说,哈尔滨的俄式建筑比较纯粹,具有较高的学习和观赏价值,因此,哈尔滨更多了一层吸引我的机缘。虽说在东北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我却始终没有机会走进哈尔滨。后来,到山东工作,去哈尔滨的机会就更少了。哈尔滨,就这样存留在我的期盼中。太阳岛、松花江、俄式建筑,都成了挥之不去的向往。

    机会终于来了。今年五一,是在哈尔滨工作的小舅子结婚的日子。作为排行老小,他的婚事自然成了岳父母和哥哥姐姐们很重视的一件大事。不是有老话说“老儿子结婚,大事完毕。”吗?我们虽然远在距离哈尔滨有近两千公里的山东定居,但考虑大家聚会的机会很难得,再说岳父家也就这么一件大事了,所以,我们决定克服困难,前往哈尔滨参加婚礼,同时,参观一下神往已久的的太阳岛和俄式建筑。

    4月29日中午,我们由济南乘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经过近20小时的颠簸,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在30号的上午八点一刻抵达哈尔滨。

    哈尔滨在我刚下火车的时候,没有给我太美好的印象。破旧和狭窄的车站,在经济腾飞的二十一世纪,无疑显得有些落伍。与前来接站的小舅子两口子乘车往家走的路上,看着车窗外拥挤的高楼和不宽的马路,真无法与曾经间接了解的哈尔滨吻合。小舅子的家在道外区,从火车站到他家的路上,几乎看不到多少俄式建筑,即便有几座,夹杂在现代化高楼的森林里,显得是那样没落与孤寂。

    在车上,我们和司机闲聊,谈到了对哈尔滨的第一印象。我说:“哈尔滨虽然和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沿海城市相比,在城市建设上似乎有些落后,但哈尔滨还是美的,她的美是因为她的内涵,她毕竟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可她的故事在哪呢?小舅子说:“哈尔滨的俄式建筑主要集中在道里区的中央大街上,那里离闻名中外的太阳岛距离也不远,过两天,去那里玩玩。”

    小舅子结婚典礼的日子是5月2号,因为要帮他忙乎忙乎,所以,我们只能在3号以后出去玩。我们计划5号晚上返程,那么能真正玩的时间其实只有3号、4号两整天和5号半天。考虑时间较紧,我们决定只到中央大街和太阳岛等著名景点。我一直认为,到一个城市,重要的是看她独具特点的地方,至于其他如游乐场、公园等,就没有太大的游览价值了。

    那些就要看到俄式建筑和太阳岛,又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故事呢?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逐一讲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