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高考,由于患病,老冯没能考上大学,但阴差阳错地又进了一家工艺美术学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家具设计的中专学习.
家具设计当年是个很冷门的专业.当时老冯也不懂什么叫"设计",懵懂地就进了学校.当年考学是很难的,尽管老冯自己很不满意自己考的这个学校,但那些大多数落榜的同学还是很羡慕的.
到了中专后,老冯发现自己的那点美术基础实在不算什么.当年,学校的家具设计专业在全国的九个省一共招了45个学生,除了老冯等十几个学生是考理工科加试美术录取的以外,其他的同学都是美术类的考生,有几个同学的美术专业课已经超过中央工艺和中央美院的分数线,但由于文化课拖后腿,所以只能上这个中专.和这些准画家比,老冯美术基础的薄弱是显而易见的了.
开学后不久,就开始上素描等"共同课"了.当时老冯的美术老师是石国山老师.石老师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在他的眼中只有教书育人,他的世界也只是一个单纯的美术世界.他对我们这些不是艺术类的考生更是倾注了更大的心血.他说:"考理工进来的学生,在逻辑思维和综合理解能力方面优于艺术类的,尽管没有太多的美术基础.但没有基础也不一定是坏事,一张白纸往往更能画出好画来.没有基础,也就没有不科学的习惯."他希望我们这些考理工的学生要尽快地在美术上赶上来,要争取和艺术类的考生的美术成绩持平.
在石老师的鼓励下,老冯还真就下了点工夫.记得开学后的第一个学期,班级开的课是以素描为主的,此外,当然还有英语和数学等科目了.因为意识到素描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再加上美术本来就容易引起人的兴趣,所以老冯那个学期的大部分时光,就和画板叫上了劲.那时学画,真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学校当时的条件也不允许供太多的暖,但就那样的环境下,老冯还是兴致勃勃地不停地画着.经常,结束一天的学习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时分了.
"工夫不负有心人",当期末老师考核同学的素描成绩时,不是艺术类考生的老冯的成绩,居然得了一个80分,在全班45个同学中,排到了前20名.
现在再看到当时的那些素描时,那"有梦可作"的日子还真让人难忘!
这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石膏头像素描.这张画画得比较快,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原画是两开纸的大小.
这是"拉奥孔"的石膏半身像.这是开素描可后不久的一张素描.大约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磨"完的.原画是两开纸的大小.
这仍然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石膏头像素描.这张比上一张"阿波罗"画得早,是画完这张以后才画的上一张"阿波罗".这张画画得比较慢,大约用了一周的时间.原画是两开纸的大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