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动静相衬
(2017-12-25 08:20:06)| 分类: 写作三十六法 |
解读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或以动衬静,一方面可以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事物,另一方面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更能感动人。
——佚名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爷爷在墙根靠着, 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 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你老人家必要高寿,你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红彤彤的, 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一会儿红彤彤的, 一会儿金灿灿的, 一会儿半紫半黄,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 天空出现一匹马, 马头向南, 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 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 那匹马大起来了, 腿伸开了, 脖子也长了, 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 那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狗十分凶猛, 在向前跑, 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 小狗不知哪里去了, 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 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 也那么大, 也那样蹲着, 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 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 天空里又像哪个, 其实什么也不像, 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揉眼睛, 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 火烧云下去了。
简析
《火烧云》这篇课文,作者先写了火烧云上来时地面和天空的景象,然后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写了火烧云的消失,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美丽的色彩,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欢乐心情。
习作
我家的窗外是一片水泥空地。不大,约有五六十平方米。空地上有几把长椅,一些健身器材。桔黄的椅子,蓝色的器材,还有一小片草地,三两棵小树。让这片空地小巧别致,独然成趣。
这块空地是孩子们的乐园。女孩子们喜欢在空地上跳绳,她们甩动绳子,手脚齐动,身轻如燕。绳在翻飞,脚在跳跃——就连小辫子也在甩、也在跳。跳累了,歇一歇,再来跳。这里空旷又没有人打扰,她们玩得十分投入。写作业的时候,我会在有意无意间听到她们甩绳跳跃的声音。这些声音让我觉得平静、专注,一旦她们停下来,反而会觉得这个乐园少了点什么似的。
当然,还会有一些男孩子来凑热闹。他们在空地上打球,会用“啪啪啪”的拍球声、“嘭嘭嘭”的投篮声把跳绳的女孩们挤到一角。球在他们手中就像听话的娃娃。凌波微步,你追我抢,即使没有篮框也照样玩得不亦乐乎。这些调皮鬼没有长性,“啪啪啪”、“嘭嘭嘭”的声音不多一会儿,他们就爬上了健身器材。然后就是一阵“嘻嘻哈哈”的你叫我喊。再不用多久,小乐园又复归于平静。树上的鸟声、蝉声叫了起来。
窗外的空地,也是大人们休闲的场所。不必说人们走累了,到长椅上小憩一会,到健身器材上活动一下;每到傍晚,周围住户的灯点亮了,月亮高悬在这“井”字一样的头上。一些公公、婆婆陆陆续续地来到空地上。这时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曼妙的舞步跳起来了,鲜艳的绸扇飘起来了,明快的笑容绽开来了,好像这些公公婆婆也如月亮一样变轻了,变亮了。
这块空地,没有美丽的花草,平凡得毫不起眼。甚至,平凡得就连椅子与器材都有了陈旧的锈迹。但是它一直在我的窗前,陪伴了我很多年。透过窗户看着它、听着它、关注它,内心多了一份和谐宁静的感受。
练笔
一、习作中作者是怎样将窗外空地描绘得充满生机的?窗外很热闹,衬托了窗内的我怎样的心情?
二、用“静动相衬”的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