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放西南行——芷江受降 镇远古镇

(2012-01-31 15:42:34)
标签:

2009年

骑车

旅游

返回

途中

分类: 西南行

    游览石林的当天晚上接到儿子信息说“最近要出差”,于是决定第二天到昆明,折返回家。乘车返回时沿途去了镇远古镇和“芷江受降”处。

    芷江受降”是标志日本侵华战争结束的仪式。1945年8月21日下午4时,仪式在湖南省芷江县城东的七里桥村磨溪口举行。

   “八年烽火起芦沟,一纸降书落芷江。”芷江受降,是中华民族浴血抗战八年之后最扬眉吐气的时刻。

   为了缅怀抗战功勋,铭记受降荣耀,1947年,湖南省政府规划建设芷江受降城,建造了受降坊。受降坊正面匾额有蒋中正题“震古烁今”,彪炳青史。 正面和背面分别刻着当时军政要人的题联:

 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  (蒋中正题);

 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  (李宗仁题);

 名城首受降实可知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输一着,胜地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 (何应钦题);

 我武自维扬沧海依然归禹贡,受降昭盛典神州从此靖烟尘  (白崇禧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受降堂。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日军代表今井武夫来到芷江七里桥,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投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陆军参谋长肖毅肃将军主持受降仪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肖毅肃将军铜像,由其子女捐赠。我向肖毅肃将军铜像深深地三鞠躬,表达对在八年抗战中浴血奋战的中外将士深深的敬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投降书”被刻在石碑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芷江机场是二战中盟军在东方的第二大军用机场,是唯一未被日军发现而免遭轰炸的机场。芷江机场的停机坪在山洞里,洞外的跑道平时覆盖着一层水,看上去象水塘,只有飞机起降时才放水露出跑道。因此,日军只见飞机出没,却始终没发现轰炸目标。

    1937年12月到1945年8月,来自芷江、麻阳、新晃、洪江等地的许多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中的农民,组成浩荡的劳工队伍,修建了这一隐蔽的机场。为了兴建、扩建、维护芷江机场,他们洒下了无尽的汗水,许多人永远地倒在了这块土地上。

   芷江机场有过这样的画面:一架美军飞虎队战机受伤迫降后起火,飞行员被夹在机舱里动弹不得,救援人员束手无策地看着他被火烧到只剩下很小的一团,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最后的姿态仍然是双手紧握着驾驶盘的样子。

   过去这一切都被否定,正如2007年我们骑车到闽、浙、赣交界处的古镇“二十八都”时,一位民间收藏家告诉我们,他父亲是当年飞虎队机场场长,他出身在昆明。他告诉我们,有一件事让他的叔叔始终想不通:“别人是否抗战我不好说,但是,为抗日我七天七夜没合眼,现在说我不抗日,我想不通”。他指着一只刻有凤凰的铜盆告诉我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家里养了三个孩子,日子没法过,连盐都买不起,更别说培养孩子上学,只能变卖父亲留下的财产维持生计。他卖掉了分别刻有龙、凤的一对铜盆中的那只龙盆,得了两千元维持生活,送孩子上学。改革开放以后,那个收古董的又来,还想买他的凤盆凑一对。他告诉那个古董商:现在生活好了,最好你把龙盆卖还给我。

   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抗战八年,中国人民受尽苦难,究竟谁积极抗战?胜利了,究竟归功于谁?含着泪,我参观了这一切。

 

    镇远县位于贵州省东缘,舞阳河从城中穿过,山水秀丽,景色迷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青龙洞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是镇远古镇的著名景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镇远镇的古巷道狭长幽深,错综复杂,交叉衔连,互相达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古井遍布,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清澈见底的自然浅井,也有深达余丈的吊井。古井春夏秋冬盛泽不涸,且水质极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等着上火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车箱里象个大卖场,三、四位穿列车员制服的男、女轮番叫卖,彻夜不停,他们也不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禁止吸烟”就贴在对面车窗上,照样吞云吐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车上一位芷江的苗族复员军人向我讲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湘西剿匪的故事:政府剿匪不用当地军队,担心由于亲情而剿匪不力。匪巢易守难攻,政府军死伤很大,但是这些死伤的政府军都是原国军投诚部队。他的大伯是被剿对象,全家人为他担心。最后攻克匪巢的部队是从常德调来的,他的叔叔恰巧在这支部队(原来也是国军),有了叔叔的帮忙,他大伯逃脱了。他还讲述了“上刀山下火海”,大师用“画符治病”以及有关芷江机场的一些事。不过“赶尸”一事,他没见过。他一直觉得“巫术”很有道理,年轻时他想学,私下已和大师谈好,可他父亲坚决反对:都什么年代了,还学那个?

    骑车西南行总算回放完了,下一行程到土耳其、埃及、约旦、以色列,明天出发。预祝朋友们元宵节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