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迪淘金小镇用完自助午餐,我们又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终于来到浪花飞舞、涛声轰鸣、礁石层迭的烙饼岩,它位于新西兰南岛帕帕罗瓦森林公园旁边。
烙饼岩(pancake rocks)顾名思义就是岩石象烙饼一样,一层一层堆积起来,这是一个三千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海边岩石群。

贝壳和海洋生物尸体的沉积,以及地壳的隆起,形成了高低不平的堆积岩层。十万年前开始高于海平面,到如今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烙饼岩。


海浪拍打着岩石,岁月雕刻出景观。

这里有奇特的“风洞”景观,当海水冲击着岩石下的石洞时,由于洞的上下贯通,受到海浪巨大冲击力的时候,被压迫的空气就会带着水汽从石洞上方喷出,高达几米,映出彩虹,形成壮观的风洞现象。
还有壮观的“围墙”景观:礁石在四面八方的海浪冲击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石围墙空间,每当海浪冲来,“围墙”内就会形成翻涌的海浪。

压力无处发泄的海浪狂怒地在里面咆哮,雾汽蒸腾地撞击着“围墙”,就像一锅烧开的水在沸腾。

层层迭迭的烙饼岩在风吹日晒和海浪冲击下又被雕琢成一幅幅精美塑像。

看到什么了?老虎、章鱼还是国王?

记录下这美丽壮观的景色



层层迭迭烙饼岩



下车游览前地导简单地提醒大家:顺路走,左边进,右边出。既没有售票处,也没有看门人,出口处有个捐款箱。

烙饼岩是我们行程中的自选项目,中国旅行团一般是不去的,到这儿的多数是自驾游,为了看它,我们这天坐车七、八小时,虽然辛苦,却也值得! 
烙饼岩是我们新西兰之旅的最后一站,接着要飞往澳大利亚。去澳大利亚要在新西兰东海岸的基督城乘飞机,由于地震,基督城内不能居住,当晚我们要住在基督城西南一百多公里的ASHBURTON市,而烙饼岩则在新西兰的西岸,因此我们必须再次翻越南阿尔卑斯山,团友说我们是在“拉练”呢。

天黑了,我们还在路上,有很长一段是乡间小路,四周不见灯光,司机全凭GPS语音提示前行,将近九点才到达旅馆。

旅馆的环境优美,还有个后花园,可惜来不及细看,要抓紧时间休息,第二天是三点起床,赶早上六点从基督城飞往墨尔本的飞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