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俄罗斯游——莫斯科地铁

(2010-02-10 10:39:16)
标签:

俄罗斯

旅游

莫斯科

地铁

分类: 俄罗斯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下轨道系统(第一是纽约),全长200多公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莫斯科地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干净、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漂亮的大理石立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地铁有九条线,150个站,导游带领我们乘坐地铁领略美丽的地下宫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地下铁道还考虑了战时的防护需要,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车厢内快乐的孩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好长的电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心湖博友在评论中对莫斯科地铁做了详细的介绍,现补充如下(并谢谢心湖):

    莫斯科的地铁全称叫做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命名的莫斯科地铁,第一条线路开通于1935年,到2009年为止已经有七十四年的历史。
    当时,莫斯科人口不过300万,车辆也不多,并不急需建设地铁,但斯大林处于长远考虑,尽管财政并不宽松,还是决定从1931年开始在莫斯科建设地铁这项任务交给了当时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苏联交通委员卡冈诺维奇,卡冈诺维奇又挑选当时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赫鲁晓夫担任莫斯科地铁工程总指挥。赫鲁晓夫一上任就遇到了激烈的技术争论。地铁工程技术主任罗捷尔,一位苏联著名的建筑师、技术权威,主张采用德国式的露天作业法,即挖开地表,建造地铁;另一位年轻的工程师—马科夫斯基,主张采用英国是的隧道作业法,这种作业法是开掘隧道往下挖,可以使地铁在很深的地下运行,但成本很高,而且为运送旅客上下,需要使用自动扶梯。赫鲁晓夫也从未来建过地铁,一时也搞不清德国式和英国式的作业法孰优孰劣。最后,年轻工程师一个与技术无关的理由决定了赫鲁晓夫的取向,这个理由是:地铁建在很深的地下,在战时可以成为很方便的避弹所!赫鲁晓夫没有顾及罗捷尔的权威,站在了年轻工程师一边。作为苏联建筑界举足轻重人物的罗捷尔颇不服气,上书斯大林,结果是,斯大林也支持年轻工程师的方案,而且强调,莫斯科地铁一定要造的深些,宁肯为此多花钱。按照斯大林的指示,莫斯科地铁离地面的深度40—50米,如此深的地铁,世界罕见。虽然这样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莫斯科地铁的确发挥了避弹所的重要作用。例如,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斯大林曾在马雅可夫斯基地铁站向代表们讲话,白俄罗斯地铁曾作为苏军最高作战指挥部,而斯大林的办公室就设在清水塘地铁站里。此外,地铁站还作为战地医院使用,二战期间,有数千名婴儿就是在地铁站出生的,即便在今天,如果发生核战争,莫斯科地铁依然可以作为避弹所发挥作用。
    1935年5月15日,莫斯科地铁投入运营,在前一天夜里,成千上万的莫斯科人排队守候在地铁口直到翌日上午7时,莫斯科人第一次坐上了俄罗斯人自己的地铁。当时从索科尔尼基公园站到高尔基公园站,总长11.6公里,沿途13站。而在此后60多岁的时间里,莫斯科地铁不断扩建,如今已拥有11条线路,171个站,总长度为354公里;运行时速从最初的23公里,提高到现在区间最高时速90公里;车次间隔也从近10分钟提高到只有58秒。莫斯科地铁的运输量占全市公共交通运输量的43%。地铁从每天早上运行到子夜一时。由于地铁的快捷方便,免去赛车之苦。乘坐地铁每一年平均可以使每一个莫斯科人节约300个小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