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周游记
老周游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99
  • 关注人气:8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伴三亚行(3)—— 看“海上人家”

(2009-03-28 10:06:07)
标签:

老伴

三亚

旅游

陵水县

新村港

分类: 散随记

    如今都喜欢搞个“山寨”版什么的,咱也来个与时俱进,暂时改版为“老伴游记”,老伴也由“老周游记”的管理员升为临时主编。我们继续跟她三亚游吧,呵呵... 老伴三亚行(3)—— <wbr>看“海上人家”

   坐缆车离开猴岛,凌空下望,宽阔的港湾上浮着一排排大渔船,一幢幢小木屋,这就是被称为“海上人家”的疍民。

    导游说:疍民象蛋壳一样,漂浮在盐水上。为什么不是鸡蛋的蛋,而是这个怪怪的“疍”呢?导游也说不清。查词典:疍(音:蛋),形声字。【疍民】旧时广东、福建等地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居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有关疍民的历史传说:宋朝时,一位将军得罪了皇上,皇上要杀他,可他有免死牌。皇上想赶尽杀绝,就下令:只准吃皇家粮,不准沾皇家土。这将军只好携部属、家族南迁,以海为家了。据说,疍民也是汉族,衣着、语言与当地汉族无异。户籍管理则属于岸上新村港镇的居民。解放初核定民族时,曾想把疍民划为一个单独的少数民族,后因人数太少(至今只有一千多人)作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海面上漂浮的人字型的村落就是海南独特的疍民部落。疍民靠打鱼为生,以舟楫为家,“疍家人”有自己的语言,类似于广东话,属于“白话”语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疍民将捕获的大鱼卖了,小鱼小海产品留下在网箱里养大后出售。大多数时候,是陆上的鱼贩上门收购海产品,也有市民上门,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疍民不喜欢上岸,习惯在海面上随波起伏,踏上坚实的陆地,反而会发晕,就象陆地人上船出海会晕船一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浩淼的大海,整齐的渔船,高高的桅杆,多彩的船只,似战舰等待出航。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就是疍民出海打渔的生产船只,据导游说,每艘大船的价值在几百万呢,装备很先进、完备。随着他们收入的不断增长,在岸上他们也大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但除了逢年过节,他们几乎是不上岸的,因此,当地居民都称他们为“海上人家”,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疍民的孩子也上岸读书,一般读到初中就不愿读了,回家捕鱼。他们也不会与岸上的人通婚,相互都不习惯。近亲繁殖,后代智力退化在所难免。千百年来的海上生活,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社会部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缆车在港口的上空飞掠,它连接的不仅是两块隔离的陆地,亦连接着日益离我们远去的纯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