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武当山,沿汉水南岸向东回襄樊,远处山顶的宝塔就是古隆中所在地。

一路汉水清清。

从襄樊骑车到南阳只需半天时间。张衡墓座落在南阳市北郊卧龙区石桥镇,墓的四周有砖砌围墙。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他在本世纪50年代就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196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翻译出版了他的《二京赋》;1970年、197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分别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为"张衡山",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为"张衡星"。

墓园现已辟为张衡博物馆

墓冢大门两侧,竖明嘉靖与清光绪年间的碑刻,并加盖了碑楼。

冢四周松柏簇拥,环砌青砖八棱形花墙。

墓前竖立郭沫若先生撰写的碑文
墓北便是“平子读书台”(张衡字平子)遗址,相传是张衡幼年发奋读书、钻研学问的地方。

在地震学方面,张衡发明创造了"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

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了圆周率的值。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车"等。

郭沫若先生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严济慈先生也曾为张衡墓敬献题词:"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缅怀张衡,先人故去,但他留给人类的宝贵科学财富却永远为后人受用。
提起"地动仪"不由想起汶川大地震,若张衡活到现在或许能准确预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