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写北游记。
在抚远,晚餐后下起大雨,再看天气预报抚远一带上空聚积了大量云团。第二天大早,出门前拿出雨衣,不想推门一看,晴空万里,喜出望外,蹬车直奔乌苏村东方第一哨。
东方第一哨始建于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时。当时的乌苏村只有一家住户,老两口住的就是街津口“赫哲族民俗博物馆”里的那种窝棚。没有井,战士们吃、喝、用全是乌苏里江水;没有路,战士们通常几年不上县城;冬季冷,漫天大雪行路巡逻举步为艰...一位北京来的首长视察了哨所后动情的说:你们即使天天睡觉,也是对国家的巨大贡献。
值此国庆之际,向边防哨所的战士们问好、致敬!祝国庆节快乐!
当年的了望哨只是用木头搭起的架子
把太阳迎进祖国的东方第一哨
乌苏镇上迎阳柳
江对面就是俄罗斯
远眺俄罗斯小镇
虽然已打了一口井,战士们还是在江边洗漱。一位战士告诉我:乌苏里江是中国唯一没被污染的大河
这儿是中国大陆公路最东端。前面就是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并流处
离开东方第一哨时方才发现已是满天乌云,赶紧向回赶,要下雨,坐车吧。赶到抚远车站,正好有辆去佳木斯的车,可惜货箱已满,自行车上不去,只有等下一班。等车时一位上海游客告诉我可去参观鲟鳇鱼养殖场,路也不算远。那时我正准备装车(自行车的前后轮已卸下),长途车车主主动提出用他的摩托车带我去,他路熟人熟一切顺利。
在车上还遇到一位在哈巴罗夫斯克打拼十年,现拥有一家拆迁公司,最低年收入也上百万的东北人罗先生。他提出帮我办签证,把车带过去,在哈巴好好玩玩,费用由他承担。东北人真豪爽好客,我婉谢了他的好意,他还执意要给我一包俄罗斯香烟,说是做纪念,其实我也不吸烟,但盛情难却。上车不久,大雨瓢泼,幸亏乘了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