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秦腔杂谈 |
“亡燕灭赵功劳重,兴汉灭楚十大功”。当韩信在未央宫中计,面临灭顶之灾之时,不惜以“表功”形式谋求活命,希寄以“十大功”来打动吕后。
韩信的“十大功”到底是什么?当然在这儿是按小说演译或者戏剧中的提法,在诸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之类的正史中是找不见相应说法的。不同艺术家们在《斩》剧中所表的“十大功”虽然略有差异,但也大致相同。比如咸阳大众剧团的康建民版,其唱词如下
一大功鸿门排酒宴,张良背剑把臣搬;
二大功撇楚来投汉,霸主赶臣在深山;
三大功问路把樵夫斩,迷却了路径马不前;
四大功臣把高皇见,骨瘦如柴出营盘;
五大功萧何把臣荐,才让我抵掌兵马权;
六大功汉祖城南把兵点,灭楚的旗帜空中悬;
七大功背水曾鏖战,直杀的楚兵哭连天;
八大功收来李荣将,文凭蒯彻来归降;
九大功逼霸乌江丧,才保为王坐咸阳;
十大功面南登金榜,才把娘娘封昭阳。
在戏剧表现手法中,虽然对人物事件有夸张化方法,对剧情的处理也有简单化和程式化的处理,但在现代人们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对于唱词的不断探讨和不断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戏剧多与民间演义暗合,闲读明·钟山居士甄伟的《西汉演义》,对于刘邦吕后韩信等传说故事颇以为然。又读元杂剧无名氏的《赚蒯通》,其中第四折,以蒯通之口叙述了韩信的“十项罪状”
一不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二不合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
三不合涉西河,虏魏王豹;
四不合渡井陉,杀陈馀并赵三歇;
五不合擒夏悦,斩张仝;
六不合袭破齐历下军,击走田横;
七不合夜堰淮河,斩周兰龙且二大将;
八不合广武山小会垓;
九不合九里山十面埋伏;
十不合追项王阴陵道上,逼他乌江自刎。
蒯通,或称蒯文通,亦即前面所叙第八大功中的蒯彻,在一些戏剧中传为孙膑的弟子(比如秦腔《孙膑坐洞》)。蒯通曾劝韩信在破齐后自立为王,不被采纳,故韩信在临斩时有“不听蒯彻语,果然命丧在未央宫”的感叹。
蒯通的所谓“十大罪状”,实际上也是在替韩信表功,当然这已是出现在韩信被斩之后,自己面临被油锅所烹时所用的反语而已。
根据演义及元杂剧,不妨对“表功”的唱词略作修改,以期与各位戏迷票友共同探讨
…… ……
臣与高皇把国保,把十大功劳表一番。
想当年鸿门排酒宴,张良背剑把臣搬。
韩信撇楚来投汉,那霸主赶臣到深山。
陈仓道问路我把樵夫斩,迷失了路径马不前。
投汉来臣把高皇见,高皇爷不用臣计出营盘。
那萧何月下把臣赶,才让我执掌兵马权。
在汉中城南把兵点,灭楚的旗帜空中悬。
一大功明里修栈道,帅大兵暗渡陈仓山。
二大功夺了关中地,计取咸阳灭章邯。
三大功西河擒魏豹,汉军个个勇争先。
四大功背水来作战,直杀得赵王心胆寒。
五大功擒来夏悦将,斩坏了张仝破雄关。
六大功大破齐邦地,逼走了田横好儿男。
七大功夜堰淮河畔,周兰龙且命不全。
八大功挥师广武上,杀得楚兵哭连天。
九大功十面埋伏奇计显,把霸主困在九里山。
十大功追项阴陵道,力逼得霸王自刎在江边。
我把这十大功劳一件一件对主表,望娘娘开海量待臣恩宽。
当然了戏剧不是历史,戏剧有戏剧的特点,况且有“十戏九不投”之说,唱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经过不断的锤炼,反复去粗取精,才能形成典范。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4a3c2bf3010006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