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鱼的观影札记:看电影强迫症

(2006-12-11 19:33:52)
分类: 看看电影
    这些天疯看电影。   
   
    上周看了98年的《呼啸山庄》,网购来的,市面上这一张碟很难买到。鉴于这本书我已经有十几年没有重新读过,除了故事框架其他细节忘了个差不多,在无从比较只记得原著风格之下我觉得这部片子拍得十分不错,意境、风景、音乐、演技都好,只除了男女主角很不养眼。最惊喜的是艾尔顿是演了去年的《傲慢与偏见》的那个马修.麦克费迪恩,那双沧桑又似乎不谙世故的温和纯良的眼睛是全剧最亮的部分。他演绎的角色总和我之前所理解的稍有偏差,但是又很快会觉得还是他表现得比较好。接下来,已经被我搬到影碟机跟前的是40年那个版本的《咆啸山庄》,劳伦斯.奥立弗的,我甚至还翻箱倒柜地找出了这本书,结果一下子找出了三本,两本中译本,一本英文原版的。我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这么爱过这本书。
   
    其实我可以自我安慰地说我具备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但实际上我知道,唉,我的轻度强迫症发作了。
   
    作为非邦德迷,《皇家赌场》是不是最好的007电影我不知道,但是我押在丹尼尔.克雷格身上这一注是下对了。我和那些先前一脸狰狞如今一嘴谄媚的贱相的媒体不同,半年前新版007的花絮照一出来,我就觉得克雷格的长相十分中我的意,尽管他实在称不上帅。要知道,在这个不男不女的时代,全身散发着硬朗的男子气味又不至于肌肉发达得像狗熊,在银幕上实在地演戏而不是做作地卖弄风骚的男演员是多么珍惜又可贵的资源。我要说的重点其实在后面,鱼女士刚刚搞齐了《皇家赌场》之前的那20部007电影……
   
    《史密斯夫妇》去年看的时候觉得很不怎样,证据之一就是以我每月至少买二十张影碟的速度,却一直没有收藏它。但是今年,这部片子是我最精品的回顾了。记得有人评说,未婚的人把它当垃圾,已婚的人把它当宝贝,居然真的在我身上印证了。不过,即使电影情节真的很弱智,单看皮特和茱莉火花四溅的对手戏也是值得回票价的事。不小心翻到了去年的《看电影》,此时小布还没离婚,十分不厚道的美国影评人说:“对不起了安妮斯顿小姐,他俩看起来实在太相配了。”YES,我十分的同意。话说上周四晚上我顶着寒风和零下的温度跑出去买碟,很郁闷地发现是公映版,于是周日又好几千米迢迢地去拿走了老板特地为我进的D9加长版。公映版其实只比加长版少了十几分钟,但剪掉的恰恰是全片的精髓,我认为。这个以后打算详细地写一下。顺便提一句,我刚看完《史密斯夫妇》原著小说。强迫症呀强迫症。
   
  前阵子最感慨的回顾是《真假公主》和《安娜与国王》。
  
    《真假公主》(《安娜.塔西亚》)是离开好莱坞七年之久的英格丽.褒曼的回归之作,一段不明真相的俄国末代皇朝传说。当年因为与那位才子导演的私奔,她被道貌岸然的好莱坞所遗弃,也几乎断送了自己正值旺盛的艺术生命。《真假公主》如今看来也是精品佳作,40多岁的褒曼在落泊的草根女及高贵公主两种身份间从容穿行,那种气度不要说如今的女星难以企及,即使是当年赫本那清纯高贵的安妮公主,也有着不小的距离。不过我更爱的当然是片中英挺邪魅(恶,这个从言情小说偷出来的词)充满了男人味的光头的尤勃连纳先生,据说陈佩斯的光头就起源于对他的崇拜。我发现,自从男不男女不女的风尚严重打击了我的审美观后,只要稍有姿色稍有气质的硬派男人都能入了得我那曾经苛刻的眼。既然近年那部动画版的《安娜.塔西亚》还在我BT上挂着没下完,我只好勉强自己去看了一遍用来哄学龄前小女孩的芭比娃娃版《真假公主》,那里面真假两位公主都叫安娜,两个名字都来自褒曼的这部电影。
   
  同时看的还有尤勃连纳的《国王与我》。这部在电影史上排名十分靠前的音乐剧,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太可笑了。据说泰国至今禁映这部片子,因为他们严重毁坏了泰国人民挚爱的皇室形象。我坚持支持泰国人民的反对,因为本片通篇反映出美国人那自以为是的优越感,虽然片子里他们说自己是英国人。不过从艺术的角度看,光头先生所演绎的那位集威严幼稚高贵粗俗于一体的国王,十分的具有艺术感染力。这是他最成功的银幕角色,在国王的光环下,夺走安娜公主芳心和我的眼球的布南将军这个角色都显得无足轻重。
  
    《真假公主》和《国王与我》在1957年角逐同一年的奥斯卡,褒曼和尤勃连纳凭着两部电影的角色分别夺奥斯卡帝后桂冠,历史多有趣,虽然我觉得光头先生在前一部电影里演得更好。《超人归来》里那位主编大人教育露易斯说,人们只记得你得过奥斯卡,才不记得你靠哪部电影得的。
   
    1999年的《安娜与国王》的取材正来自于电影《国王与我》或者同名百老汇音乐剧,印象里当年它反响平平。上次看的时候我记得自己也发着烧,然后自我作践地在冷冰冰空荡荡的大学阶梯教室里仰到脖子和头都发酸,这次看的时候我烧成近39度把自己裹进棉被里,然后当片子结束时,不知是因为结局令人惆怅还是因为想起8年前我独自在阶梯教室里的情形还是因为烧坏了脑子,我觉得眼前乌黑脑子轰鸣恍然不知身在何处。要我说,这部片子拍得多么好,有超级大片的风范,有文艺片的气质,有异域的风情,有美式文化的内核,以后他们再到哪里去找象朱迪.福斯特这样刚毅又柔美的知性气质女,又到哪里去找发哥这样威严霸气又温文尔雅的明君兼慈父的标准模版?我觉得这是发哥去好莱坞后拍得最好的一部片子。《满城尽带黄金甲》片花里的发哥依然是举手投足间都是帝王风范,连眉毛都有戏。只是老了啊,连我们家小周被折腾成那副德性我都已经看习惯了,可是看着发哥那白发苍苍的老迈之相,我几乎要哭了,我是见证着发哥的青春岁月一路走过的那类人,爱上他时我还不满十岁。
   
    写在结尾的唠叨:
    我花了两晚上看了几十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花花絮,渐渐地升腾起对这部电影的希望。这是件十分不妙地事情,因为我想起了我曾经对《十面埋伏》和《无极》的期待,于是我努力地强迫自己重新去看了一遍上述两部片子以提醒我目前中国华语“大片”的现状。结果呢,我突然发现其实那两部片子其实也不错,撇开白痴的剧情弱智的台词和可笑的XX镜头,其实这两部片子灰常灰常滴好。至于《英雄》,我承认这是三部片子里拍得最好的,绝对是世界电影的里程碑之一,但打死我都不想再看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颜色里重复一遍一遍又一遍了。下载版的《墨攻》看了不到半小时就被猫给破坏了,剧情是我喜欢的,画面是我讨厌的,刘天王的尚离的造型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我正在考虑是否该去影院看《墨攻》。影院那种地方,是会给一部片子加分的,今年我很后悔没去影院看《超人归来》,所以我打算1月30号去看正版的《皇家赌场》,那群白痴放话说一刀未剪。猫已经正式拒绝陪我去看《满城尽带黄金甲》了,正中我意,这样万一片子结尾我们家的饿王子死翘翘时我忍不住痛哭失声,就没有人能看见我的失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童话人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