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德令哈-诡异的外星人遗址—2017.7西北纪行18

标签:
风吹过:德令哈外星人遗址西北纪行旅游文化 |
分类: 影像记事 |

风吹过:德令哈-诡异的外星人遗址
阿 郎
德令哈地域广大,人烟稀少。面积达27700平方公里,是上海的4.4倍,而人口10多万,仅是上海的6.9‰。外星人遗址就在德令哈市西南50多公里的巴音诺尔山上。
广袤的戈壁滩上没有行人,只有我们一辆车在行驶,眼前除了荒凉,还是荒凉,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偶尔打破荒原的沉寂,在寂寞空旷的荒原上回荡。星星点点的骆驼刺,点缀在灰黄的戈壁上,让沉闷的荒原有了些许的生机,不至于那么单调乏味。
翻过一座山岗,眼前豁然开朗,一个蓝色广大的湖泊骤然出现在前方,烟波浩渺。黑色的泊油路在湖边向东拐过一个弯,前方满目褐色的戈壁上高高耸立着一座山崖,远远望去尤如大猩猩在坐望碧湖苍天,那就应该是传说中的外星人遗址了。
抵近山前,询问湖边两个售卖纪念品的当地人得知,面前的湖泊就是大名鼎鼎的托素湖,那座灰褐色的山岗就是传说中“外星人遗址”。
“外星人遗址”坐落在托素湖南岸!真是出乎意外,甚是惊喜。
站在湖边,从正面回望那高高耸立的巴音诺尔山,黄灰色的山崖峭壁迎湖屹立,有如一座巍峨的金字塔,正中间一个三角形岩洞,黝黑莫测,显得非常神秘。
山前矗立着一块青灰色的巨大砂岩,红色汉文与藏文并置的“外星人遗址”分外醒目。上面用红色的字体镌刻着遗址的介绍:
“这是一片方圆不过1公里的区域,满目的灰褐色和荒凉之地,寸草不生。外星人遗址坐落在山高200余米的巴音诺尔山,山脚下有三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岩洞构成的山体。这里的地貌与月球表面地貌惊人的相似,几何形的石头随处可见,清一色砂岩构成的山体下,不规则的三角形岩洞内藏有许多不明构体,中间的岩洞最大洞深6米。一根直径约40厘米的管状物从山顶直插入地下百余米。其它管状物摆列整齐的横插山体,令人惊叹。更令人惊奇的是管状物的成分构成元素中8%—10%的成分至今人类科学无法解释,使该遗址来自宇宙的佐证更加有力,使之成为探秘寻智的神奇之地。
这就“外星人遗址”的由来。
走近山前,沿着斜坡攀进入中间那个岩洞。洞高约3米,宽2米,深6米。洞壁除了清一色的砂岩之外,并没有任何的杂质,岩石发出柔和的橙黄色光泽,手感十分细腻光滑,与洞外断层面裸露的山岩相比,截然不同,判若两物。洞内有一根直径约20厘米的管状物从顶部斜通到底。另一根相同口径的管状物从底壁通到地下。在洞顶和边壁,分布着不少棕红色浑园直径大小不一的孔洞,穿入山体之中,管壁与岩石完全吻合,好像是直接将管道插入岩石之中一般。这些管状物无论粗细长短,都呈现出铁锈般的褐红色。
站在洞内,向外眺望,倾斜的地面上成片的嶙峋怪石,向托素湖延伸,渐渐没入烟波浩渺的湖水中。这些不同形状的细长石条被垒起,每个长条形的长边都指向天穹,其上又堆积着长条形向上的石块,有些石堆上捆绑着白色和黄色的哈达随风飘舞,展翅高飞,似乎欲腾空而起,仿佛要将这些石块带回太空,带回它们的家乡。
漫步遗址,密密麻麻,形态各异的神秘石块,以极不稳定的形态耸立在山前、湖边,最高的有两三米,它们都是以石块最短的一边接触地面。好多大小不一的石块还被人堆积成很多的尼玛堆,似乎又是有人精心刻意摆放的石林。环顾四周,是蔚蓝的湖水与土色茫茫的荒漠,以及那些堆置的奇形怪状石块。强劲的风从湖面不时吹来,波涛汹涌,浪花飞溅,拍岸有声。抬头远望,天水一色、融为一体,空旷如我。一种久远的神秘油然而生,神奇而肃穆。
这里平均海拔在3500多米,荒凉的土地上没有草也没有树,遍地都是造型奇特的怪石,光秃秃的地形地貌恍若走上月球一般。
苍茫的原野,昏黄中荒凉的城垣,是否在许久以前,太空使者留下使人类无法感知物件,让孤苦的人类,虚造了旷野同伴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