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战线——杨鹏个展 2012.6北京798

标签:
杨鹏油画北京798卓越艺术空间文化 |
分类: 影像记事 |

“
杨鹏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院装璜专业,后又在川院雕塑系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一路持续不断地学习,为杨鹏打下了一个坚实的造型基础,尤其是学习雕塑的过程,为他在造型语言上增加了不少现场感和力量感。种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杨鹏的绘画,使他的绘画远离于不少同代艺术家的矫揉造作,具有了写实的硬度与雕塑的质感。事实上,杨鹏的绘画之精彩处,就在于他较为强硬的写实造型。与许多年轻艺术家热衷于塑造一些卡通形象与网络虚拟人物不同,杨鹏的绘画取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场景入题,不仅揭示出了现实存在的各种窘境,而且还提供了一种表达这种现实感受的语言方式----超级写实主义。
完全可以这么说,正是这种超级写实主义风格,赋予了杨鹏的绘画感人至深的魅力,也使他在精细入微地造型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心理归宿。其实,绘画就是杨鹏的避难所,也是他的温柔乡。这就像许多年轻人沉溺于网络游戏,即是为了弥补自己的心理空虚一样。杨鹏之所以面对画布时能够如此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就在于绘画对他而言,同样可以驱散心理上的焦虑,带给他自我的确认感和满足感。我总以为,这可能也是杨鹏选择超级写实主义的原因。因为这种绘画风格需要长时间的磨砺,所以,杨鹏将自己的孤独、寥寂、迷惘、惶恐、痛苦和挣扎等各种生命情绪融入其中,实际上也是为了让这些忐忑不安的情绪消融于艺术气氛之中,获得长时间的精神抚慰。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指杨鹏两耳不闻窗外事。恰恰相反,是因为杨鹏对现实社会过于敏感,才驱使他更希望得到艺术上的庇护。不过,有意思的还是杨鹏所选择的绘画风格,即所谓超级写实主义。因为写实,杨鹏逃避现实也好,陶醉于艺术中也罢,都将留下清晰的语言痕迹。而这些充满了矛盾性与纠结感的语言痕迹,既是杨鹏为他这一代人代言的精神凭证,也是他个人一直在努力挣脱与超越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