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游牛王寨

(2011-04-10 17:50:31)
标签:

杏花

行唐县

牛王寨

春游

情感

旅游

分类: 影像记事

春游牛王寨



春天的脚步近了。乍暖还寒,昨夜的疏雨令人不禁想起那早发的杏花。去年这个时候,行唐县影协举办首届“牛王寨”杯杏花摄影比赛,曾邀请我们过去,因为工作关系未能成行。过后看到影友们拍的片子很是靓丽,清秀、淡雅的景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是一年春来到,应是杏花烂漫时。清明小长假我们影友一行6人,在蒙蒙的清晨中踏上了去赏花寻幽的路程。

上午8时许,在当地影友的引领下,我们顺利的抵达了牛王寨。

牛王寨地处河北省行唐县城寨乡境内,郜河流域。南距省会石家庄65公里,东距京昆高速行唐北收费站15公里,是一处集登山涉险、垂钓戏水、赏花怡情于一体的独特风景旅游区。   

牛王寨之名,来自民间传说,是为《西游记》中神话人物大力牛魔王居所,山上百余米的牛王洞为其洞府。另据史志记载,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一牛姓青年,据山建寨称王,安境保民,山寨因此而名牛王寨,现存的500余米寨墙见证着那远去的沧桑。   

同行的当地影友介绍:牛王寨有四美,一曰山险。平地突兀,山势挺拔。其北侧更是以险取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二曰水绿。山下甘泉湖碧波荡漾,宛如绿衣少女。三曰石奇。山石如刃,形态各异,斜插云天;四曰花洁。古诗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然此间万株杏花,似雪如银,冰清玉洁。闲暇时节,静坐杏林北望,但见群山连绵,山谷空旷,清风徐来,心旷神怡,烦心俗念,悄然无存。

牛王寨是近一、两年才开发的旅游景区,设施还很简陋。沿着游人踩踏出的崎岖小路,我们在密密的杏林中,信步向山顶攀爬,周围一树树的雪白,如雪似银,浓淡相间,微风中横逸的斜枝静静不语,没有杨柳的招展之姿,却仪态万方,风韵天成。在花枝间的缝隙向山顶望去,淡蓝的山峰被丛丛花枝包裹,清新秀丽,如同富士山般的巍峨美丽。蜂儿殷勤地嘤嘤嗡嗡,越发衬得杏花如冰肌玉骨、不语娉婷的端雅闺秀。走近细细端详,原来远远看去雪白的杏花,底部的花托呈娇艳的枚红,细长的花蕊轻轻颤抖,如女子睫毛般的俏丽迷人。一些未开的花苞多是粉红色的,有如少女娇嫩鲜艳的一点薄唇。

来到山腰,回首向山下望去,山脚下一道狭长而美丽的碧水就是甘泉。湖的颜色奇异,绿得让人惊讶那种绿不是朱自清笔下梅雨谭的女儿绿,而是浓酽的深绿,厚重而沉郁,仿佛化入了太多太多的翡翠。湖水沉静而含蓄,在风中泛着粼粼的微波,矜持而不乏温情地迎候我们。疏疏落落的花枝中远远看去,在层层碧绿的梯田与湖边鹅黄杨柳的眏下,湖水显得是那样的深邃幽静,就像江南女子般的娴静舒雅。一路上有很多巨石。有的横卧在半山腰,姿态安闲;有的蹲在山脊上,如若沉思;有的峭立山顶,迎风昂首;有的锋若剑芒,直指碧霄。或端方厚正,或温润光滑,或伟岸峭拔,或嶙峋险峻。一路行来,应接不暇。

登上山顶,放眼俯瞰,向北是秀丽婉雅的甘泉湖,有如绿女般的拖着绿绸做的长裙,睡美人般静静安闲地躺在那里她在微风中轻展笑颜,用深情的眼波,注视着四围一年四季眷守看护她的大山。那种宁静安详而底蕴丰厚的深绿,是四面苍山里一弯温润动人的色彩。向南望去,那辽远而广阔的大地在初春的温润中显得厚重而苍凉,远处的山村在如黛的岚气中海市蜃楼般的飘渺而神秘。山风拂来,杏树纤细的枝条轻轻摇曳,摇来一阵清爽。空气是透明的,阳光灿若流金,宝石蓝的天空洗过般洁净,四周的群山憨直不语,静静的守护着苍茫而丰厚的大地。爬累了,坐在山顶的巨石上,美景尽收眼底;眯上眼,小睡片刻,有阳光最温暖的抚摸和杏花最柔情的守候。杏花心里,黄蜂低吟,窃窃细细,催人入梦。当此之时,只怕一切烦心俗念都荡然无存!  

蓦然,主峰上一道蜿蜒的石墙将峰顶牢牢的围住。这厚厚的石墙就是传说中的拦马墙,也是当年牛姓青年及其同伙阻挡官兵进攻、他人入侵的寨墙。这厚厚的寨墙长达五百多米,足见当年的雄伟和辉煌。 站在这已经有些残破的拦马墙上,想象着这里曾经有过的冲锋和杀戮,想象着这里曾经罹患的城破和灾难,仿佛听到了战马的悲鸣和人们的嘶喊。猎猎山风携裹着历史浑厚的回音鼓荡在耳畔。一幕幕战火纷飞的历史图景联翩浮现,那曾经的屈辱和动乱……逝去的岁月里该演出过多少令人叹惋的惨烈与抗争。踩着它伤痕累累的脊梁迎风而行,遥望前方,令人遐想,历史上任何坚固的城墙,都不会是真正的固若金汤,能够永远保护我们的尊严和精神。它体现的是人们坚强不屈的意志,承载着人们不屈不挠的愿望和精神。面对石墙有人曾经这样写道“真正可以保护我们的尊严和精神的,不会是物质功名利禄之类的外部条件,哪怕这些实际的物质再丰厚,也终不能完全保障我们心灵可以拥有的快乐和自由,不能完全保证我们可以抵御得了烦恼焦虑、世俗压力和种种诱惑的攻击;真正能保护我们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渴望完善日益丰富的心灵,是我们自己宁静而不失激情的精神、坚定而充满信心的意志。除了精神,没有什么能真正拯救我们!我们要做的是,在心灵的世界里,用持之以恒的思考、参悟和修练,建造一道可以任何拦截诋毁、污蔑、攻击、诱惑的坚固的墙!”拦马墙,已经远远不再是一道风景了。

盛开时的杏花,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站在山间遥看满山的杏林如火似雪非常的壮观。这牛王寨的杏花,含苞待放时是红色的,花初开是粉红色的;一旦怒放开彻,就褪去了所有的艳丽,白得鲜艳,白得眩目,白得洁净分明,自有一番明艳气韵;而越开到最后,越是将败之际,就越白得彻底,不掺一点杂质,没有一丝香气,花的一生至此可谓到了极致。

漫步下山,下面层层叠叠的杏花丛中,不时传出踏春人朗朗的笑声,闪现着色(影)友们红蓝相间的身影。暖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株株树下飘落着无数如雪花瓣。这灿烂的杏花,因春而发,春尽而逝,既有绚丽灿烂的无限风光,也有凋零空寂的凄楚悲怆。自古至今引发了多少人无尽的联想和感慨。有人在羁旅飘泊中感受到杏花盛开的热烈温馨,有人在惆怅莫名中发现杏花绽放的朦胧灰暗,有人在历尽坎坷后感叹杏花飘飞的落寞凄凉,也有人在相思离别时哀怨杏花凋谢的苍凉无情……

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咏杏五绝,就以细致而深刻的观察贴切的描述了杏花的这一特点。

“一波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清水绕杏树,岸上花朵,水中花影,各显芳姿,水旁杏花是多么的美丽!王安石在《北坡杏花》诗中,把杏花飘落比作纷飞的白雪,他欣赏着水边的杏花,生出无限的感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红杏出林,粉红似霞,遥而可及,望而心动。一颗流浪飘泊的心在红杏林边的小小酒店得到了暂时的安顿,行人的心头顿时涌起一股暖流——轻轻的喜悦,淡淡的欣慰。杜牧的《清明》抒写“路上行人”的悲喜情怀。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春光与日光争艳竞妍,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热烈欢快的勃勃生机城郊野外,山路横斜,艳阳高照,杏花盛开,惠风和畅,芳香四溢,极目远眺,只见山杏灿烂却微呈白色,什么时候才能使心绪摆脱眼前这种纷扰不宁的状态,能够象这百尺游丝一样轻松悠闲呢?芳香四溢的杏花折射诗人李商隐伤春、伤情纷乱不宁的心境,烂漫春光引起了诗人一种难以名状的意绪。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如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幽竹之坚贞高洁,杏花之脆弱易谢。杏花飘飞写尽了人生的浮躁不宁,趋时易变。花本无情人有意,古人喜欢托物言志,借花言情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就通过对比杏花和幽竹抒发自己的人生志趣。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溪边亭畔,青草遍地,绿水悠悠,东风吹拂之中,美人斜倚阑干,凝眸沉思,燕子不归,春光将尽,美人悲从中来: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何处是归期呢?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丽日晴空下的艳丽容光,显得凄楚可怜。凄风苦雨中的杏花,憔悴无光,烘托出美人迟暮的惆怅哀愁。花红易逝,红颜易老,人花相喻,言愁说恨戴叔伦的《苏溪亭》借暮春花草烟雨美人怨别离恨之情。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这潋滟的杏花好似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春日杏花绚丽非常,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宋徽宗赵佶在被金兵掳往北方时途中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试想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种种的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

下的山来,在路旁高高的崖坡上,是招待游人的农家小院。没有院墙,没有篱笆,山风自由地来去,将小院吹得清爽利落。阳光给小院的每一寸空间都镀上明亮清澈的光泽。透明的金光和清风里,一树树雪白的杏花,兀自怒放。花影里,石桌上是农家那金黄掉渣的锅贴饼子,焦黄松软的烘烤地瓜,黄澄澄的小米稠粥,行唐影友好客的热情犹如这浓浓的花香,热热的阳光,沁人心脾,经久留香。环顾四周尽是假日里惜春赏花的游人,青春靓丽的花影,甜翠稚嫩的童声笑语,让这清新通透的农家院充满着温馨惬意的亲情。

真可谓:

团雪空明上晴梢,粉薄红轻映碧寥。

和风徐进吹目暖,雨露枝头日生辉。

静落飘飞犹和蒂,繁开艳淡正蔽条。

遥看山间辛苦路,尽是采花追梦人。

    

牛王寨,来年再见!

                                  2011年4月10日圆梦斋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春游牛王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