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晨曲——走进行唐县龙兴庄之一

标签:
龙兴庄行唐县贡米山村晨曲杂谈 |
分类: 摄影作品 |
山村晨曲——走进行唐县龙兴庄之一
阿
2010年9月11-12日,在庆祝太行摄友行唐站开通之际,太行摄友网、行唐县摄影家协会、太行摄友行唐分会、行唐县龙兴庄村委会联合举办了“走进龙兴庄”采风联谊活动。在两天的采风中,来自石家庄、保定等地的摄影家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龙兴庄村的民俗风情,秀美山川和特色产业。
龙兴庄村位于行唐县北部丘陵地带,距石家庄市区75公里。全村420户,1420口人。
龙兴庄本名刘兴庄。清朝康熙45年,圣祖康熙驾幸佛教圣地五台山,途中行至阜平县王快村时,诗兴大发,随出一对联上联“王至王快王快乐”,让随行的文武百官对下联,大臣们苦思冥想,走了近百里无以为对。当来到行唐县刘兴庄村时,一大臣灵机一动,对出下联“龙至兴庄龙兴庄”。此时,已近黄昏,当地官员呈上香喷喷的米粥,康熙闻米香而微醉,龙颜大悦,连声赞叹,称此粥胜过宫廷佳肴,当即封为贡米。此后,刘兴庄更名为龙兴庄,龙兴庄的小米也年年贡奉朝廷。
龙兴贡米仅产于行唐县龙兴庄村周边五公里的丘陵地带,红土壤质,全年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方圆百里无污染,所种谷子不施化肥,不喷农药,旱涝全靠自然生长,是典型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近年来,龙兴庄村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成立了龙兴贡米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了河北石家庄龙兴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了“龙兴贡米”商标,走上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之路。目前,“龙兴贡米”种植范围涵盖龙兴庄周围5个乡镇23个村,年产达40万公斤,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和产业的发展。
昔日的龙兴庄,环村几千亩丘陵山地,常年光秃,刻写下的是“穷”字,流传着“光棍、石头、毛毛草,光见哥哥不见嫂”的顺口溜。今日,放眼望去,四面山上,树木葱葱,青翠满目,排排民居依坡而建,北高南低,错落有致。全村养殖奶牛2300多头,建起了高标准的奶牛养殖小区和现代化的挤奶厅,日产鲜奶18吨,成为国家大型奶制品重点保护企业蒙牛集团的奶源基地。村民戏称“龙兴庄龙兴庄,龙未兴庄牛兴庄”,牛比人多也成为龙兴庄村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还利用国家补贴建成了170多个沼气池,消化了牛粪便,净化美化了生活环境。由过去的“行唐县难乱差”的恶村,变成了今天的省级文明生态村。以往的顺口溜也变成了“小米、奶牛、山变宝,外地女子往村跑”,如今的龙兴庄大踏步地走在铺满金色阳光的富裕大路上………
我把这次的龙兴庄之行分为“山村晨曲、谷地情思、晚霞夕照、少女情怀”四个专题,以作汇报。感谢太行摄友网、行唐县摄影家协会、太行摄友行唐分会、行唐县龙兴庄村委的热情款待和精心的组织,感谢与会诸位影友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