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冰山梁
阿郎

谈到独石口,就会说起冰山梁。我们带着金莲川的寻古幽情和内蒙古草原的花草香气,从河北沽源一路回程。沿途不断变换的秀丽景色令我们兴奋不已。在沽源与赤诚的交界地,是坝上草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汇之处,由草原进入山地的隘口时,抬眼远眺,一道高耸秀丽的山梁绵延在前面,朋友说,那就是冰山梁。
冰山梁?在这内陆坝上与山地的交界处何来冰山?而又称为梁呢?朋友说,冰山梁绝对是应该一去的地方!
沿着国华风电场开凿的施工道路,我们顺利地来到冰山梁的梁顶。极目远眺,除了广阔还是广阔。朋友介绍说,冰山梁位于河北省赤城县的北部,是一座顶部宽阔无垠约26平方公里的大山,由21座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山峰组成,主峰海拔2211.6米,史称“崆峒山”,现叫“冰山梁”。距北京市220公里。在塞上雄关独石口城东南5公里。二十一座山峰大体可划分两大部分:一是长城梁;二是石海梁。
冰山梁是历代重兵防守的险关要隘,至今还保存着古战场的遗址。冰山长城从冰山梁的东南方向而上,沿九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向北偏西方向延伸,属北京周围海拔高度第一的明长城。长城和巨大的烽火台因五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加之人为的毁坏大部分坍塌。但其威严挺拔气质尤存,仍不减当年雄风,壮观不已。
石海梁由南侧的十三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峰顶组成,顶部平缓宽阔。在一望无际的峰顶上矗立着无数个巨大的、造型奇特的、栩栩如生的、好似天外飞来的怪石。真可谓是“石源”。这些巨石有的像“玉女赏月”;有的像“狮子滚绣球”;有的像“神龟望海”;有的像“众僧沐浴”;有的像“姊妹连里”;有的像“鲜磨”;还有的像石匠加工过的“方方正正”的石料。一座座千层危岩,一个个圆润巨石令你思摸良久。这些中生代冰川遗迹——石海,其形成是由中生代燕山运动,受内蒙台背和山西台背的影响,地层折熠隆起,南部地层断裂,形成悬崖,北部坡度平缓巅际宽平。望不到边际的顶峰上无数奇峰怪石,组成奇特的石海景观,层层叠叠,好似刀削斧劈,一座座千层威岩嵯峨矗立,活象园囿中的人造假山,“风动石”飞落其巅,又酷似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天然雕像,数不胜数,各显灵气。特别是充满了历史硝烟的点将台、马蹄印和成百上千的舂米臼(冰臼)等景观,以它的历史和独特的地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可谓“绝塞奇观”,成为一道独具神韵的风景线。
站在高高隆起的脊背上,面对着那座座天造地设的奇石景观,鸟瞰着远处那逶迤、绵延的竣岭群山,仰眺着苍穹里那如絮如水一样的白云、蓝天,领略那空旷与高远,苍郁与宁静,那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忘我的陶醉。惊喜与震撼,天真与烂漫,淳朴与痴情,胸中滚涌的是诗的抒情,散文的曼妙,歌的舒缓。我们高呼,我们呐喊,我们跳跃,我们舞蹈,一切的郁闷,一切过往的懊悔,一切的感叹与赞美,仿佛都随那凉爽清新的风飘逝的无影无踪。坐在灿烂的花丛中,躺在清凉的巨石上,唯此最爽、最纯、最静,一种超凡脱俗的快感油然而生。无人打扰,静享这一份自在探索梦幻仙境的真正妙趣,绝妙尊享,同源共流,觅得身近心远的高情逸趣。这山、这石、这云、这空灵、这宁静、这灿烂、这高远,这如诗如歌般的情韵与情怀,一切的语言都难以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与体验。
有人说:“没有去过冰山梁的人,不会知道什么叫空旷和高远;没有去过冰山梁的人,体会不到什么叫清新与自然;没有去过冰山梁的人,想象不到什么叫"沧海桑田”。
还有人说:“冰山梁是一首诗,一首长篇叙事抒情诗,叙述着亘古以来的所见所闻,抒发着高亢、激越的豪情;冰山梁又是一首歌,一首清清的、甜甜的民歌;又是一首苍凉、高亢、明快具有西北情调的流行曲。”
下得山来,回望冰山梁.天是那样的低,云是那样的浓,那通向远方的路是那样的辽远。静下心来细细回味那令人屏息的美妙时刻,该是怎样的一种感动,激励着、感受着、触摸着,品味着......!
冰山梁,一定再来!
2009年12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