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影像记事河北吹歌情感 |
分类: 影像记事 |
河北吹歌主要流行于河北省的徐水、定县、安平、安国、沧县、唐山等地区,其中以定县子位村吹歌会和徐水县迁民庄吹歌会最负盛名。河北吹歌的历史根据艺人提供的口头资料推算,至少已有二百多年。欢歌会的成员,一部分是僧人道家,多在祭祀、打醮、迎神、送殡时演奏;另一部分亦农亦艺者自由组合成各种班社,常为婚丧喜庆和过年过节时演奏,如为民间歌舞跑驴、据缸、地秧歌等作伴奏,及在农闲时演奏自娱。
常用曲目除《二十四糊涂》、《摘棉花》、《四贝儿上工》、《花鼓曲》、《据缸》等近代流行民歌外,还有不少与元明时南北曲同名的曲牌。如《青天歌》、《豆叶黄》、《金字经》等;民间器乐曲牌有《放驴》、《小二番》、《小开门》、《八板》等;憎道用的曲目有《焚香倡》、《聚魂祭》、《五供养》、《大赞》、《大祝筵》、《三献》等;“咔戏”曲目通常采用河北梆子、京剧、评剧、哈哈腔、柳子调等剧种的一些传统剧目。
为了吸引观众,除了吹歌表演外还增加了东北二人转等节目
质朴而热情的百姓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