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佛家道家的经典语录

(2017-04-18 10:38:27)
标签:

转载

分类: 禅思转贴
阿弥陀佛
原文地址:佛家道家的经典语录作者:妙音
道家《太上感应篇》: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君阴鸷文》里还有很多,可以自己翻看。

佛家的:
寒山拾得问对录》 :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
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善导大师
一念相应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着相修行百千劫,
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鸟窠
禅师
"佛在
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
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永明禅师永明禅净四料简》: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
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夏莲居老居士《直念去》: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贤首
国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若曦光之流彩,无心而朗十方。
明镜之端形,不动而呈万像。"

贤首
国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谓行住坐卧。
四威仪也。大乘八万。小乘三千。为住持之楷模。整六和之紊绪。出三界之梯隥。越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但以金容匿彩正教陵夷。传授浇讹师于己见。致使教无纲纪。滥挹淳流。得失齐举。妄参真净。故令初学触事成非。不依经律。混乱凡情。自陷陷他。甚可悲矣。

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出家在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
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印光大师文钞》
"万境本闲,
唯心自闹,
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学道犹如守
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
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
干戈定太平。"

布袋和尚《退步》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静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人在
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
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故有穷乞、孤独、聋盲、
喑哑、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
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
德兴仁,务修礼让。
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
各得其所。"

"其心洁白,犹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清净如水,洗诸尘垢。炽盛如火,烧烦恼薪。
不著如风,无诸障碍。
法音雷震,觉未觉故。"

"不计众苦,
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
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
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
三宝,奉事师长。"

"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
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
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
作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成唯识论》、《大乘庄严经论》
阿赖耶识大圆镜智
末那识为平等性智
转意识为
妙观察智
转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

华严经·六和敬章》
"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宣化上人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

其他:
"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中峰
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觉海虚空起,
娑婆业浪流,
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

"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
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

清凉月兮有水皆含。功德云而无山不戴。

香象渡河。一举洪名超二死。迦陵出壳。千称嘉号压群音。下情唯忖以难思。一念回光而易往。究竟不居心外。分明只在目前。

"诸苦尽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
因忘
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
现量之不一。"

"
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岂非迷悟之自殊。何有圣凡而彼此。"

"生灭无生生不生,
乐邦那肯禁人行,
谁知万丈红尘里,
菡萏花开月正明。"

人人分上。本有弥陀。个个心中。总为净土。了则头头见佛,悟来步步西方。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
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

虽谓弥陀摄取众生
往生。要信唯是随心自现。感应道交。究竟非从外得。

信行愿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便就今朝成佛去,
乐邦化主已嫌迟,
那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轮回没了时。"

琉璃池上悬明月,
菡萏花间戏水禽

惟心佛亦尔,惟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
三无差别

所谓心者,心有多种:曰肉团心,乃现在身中,父母血气所生者是。曰缘虑灵知心,即现今善恶顺逆境界上种种分别者是。曰灵知心。是混千差而不乱。历三际以靡迁。炳然
独照卓尔不群;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居涅槃岸,桂轮孤朗于中天。

其生也莲花朵朵,其殁也行树重重,无一时不达莲邦,无一念不依慈父。

"大圆镜里绝纤埃,碧藕花中有圣胎,
遥望金沙
池沼外,宝光常照玉楼台。"

虚而有鸣答之声,寂而无形影之相。然谷响自然,非呼之而不答。佛身无作,非扣之而不彰。

自从无始,迄至今生,沤生巨海,逐识浪以高低;云点太清,任情风而人我。于是循环诸趣,流转
四生;业海茫茫,罪山岌岌。匪凭发露,曷遂消除?

"具行犹人具眼目,愿如日月灯光明;
依光照烛见分明,行者方能达前境。"

"十万余程不隔尘,休将迷悟自疏亲,
刹那念尽恒沙佛,便是莲花国里人。"

合尘背觉,栽荆棘于
七宝园林;舍妄归真,列珠网于四生门户。

一从佛向
舌根念,不觉花随足底生。

"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
直饶空劫生前事,
六字洪名毕竟该。"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妄心杂乱之顷,能举起一念,如对慈尊,按定六字洪名,一一出口入耳,则此杂乱,自然随念寂静。自是一念而至十念,乃至念念不移,即教中所谓净念相继者也。

念佛之人须要信心恳切,正因凛然。重念死生轮转之可悲,深厌尘劳纷扰为可痛。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如
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

"是心空寂念何依,故国云归孰未归,
花外玉鸡啼晓日,远迎新佛奉慈威。"

"念佛临终见宝台,宝幡
宝盖满空排,
弥陀势至观音等,合掌相随
归去来。"

念佛既从心出,结-业-岂属外来?须臾背念佛之心,刹那即结-业-之所。

自今戒香馥郁,慧炬荧煌。迷云开而性天独朗,妄尘尽而心地廓通。诸根圆净,群业顿空。一举念,一花开,挹露迎风,香浮玉沼;一驰情,一果熟,含烟对日,影落金园。经行坐卧在其中,游戏逍遥非分外。得佛受用,彻
法源底。常寂光,处处现前;大愿王,尘尘契会。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