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与潜意识

(2006-12-28 20:39:42)
分类: 今日晴
        我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我相信世上人类不知道的事情还太多太多,所以不能以我们现有的理解来定义这个世界。毕竟,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眼界,相对于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来说,还是太过渺小。所以,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些我们还没有了解或不甚了解的事。
        我相信潜意识,相信第六感,虽然自己并不是一个有什么特异功能的特殊人物,但是,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你看到一个场景一件事或一个人,会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些话,那些动作,那些情节,好像你早就知道它的剧本,恍惚有种莫名其妙熟悉的感觉。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们无法解释的事情,对于自己本身,我们都不会绝对坚定地说“我完全了解我自己”,就像我们无法解释我们的梦一样。
       
        说到梦,我是个很爱做梦的人,当然不是指白日梦,我是把做梦当成一种享受,会以惊奇又好奇的心情来旁观自己的梦。大学生活的很多个早晨我们是以交换自己奇怪的梦来开始一天的。值得庆幸的是我很少做恶梦,虽有过被梦惊醒的经历,但在梦中,我还是能清晰地分辨自己,能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所以观看自己的梦也就成了一种享受。
        记得一次,好像是大三的上学期,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在梦里,几乎把所有的同学都见过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很繁忙的梦啊,因为要不停地感叹,“哇,我怎么忘了自己还有这个同学了呢”。想来,可能那一段时间心里比较空虚。因为自己并不擅长人际交往,确切地说应该是疲于人际交往,朋友或同学,如果人家不联系我,我就不会主动联系人家。所以,在那些缺了联系已经对我比较生疏的老同学来说,我可能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过去。但是,我虽然不会主动联系,却在意识里很清楚地记着他们,我记忆中的老同学永远都是我的老同学,就像我记忆中永远鲜活的学生时代一样。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偏差,我对记忆中的朋友和同学还保持着当时的亲切感,而对方则也许已经淡忘了那些往事。这个梦重重地敲醒了我,虽不是恶梦,确惊得我一身冷汗。整整一天没有从震惊中醒过来,我终于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光靠记忆是无法保持温度的。所以当晚,我翻出了一直没有碰过的电话簿,翻着熟悉又陌生的电话号码,试探着发了短信。很多都已经换了号码,但幸亏联络到一个没有换号的同学,通过她我又联络到一些高中同学。那种难受的震惊终于消除了一些。后来又打电话较为周折地联络到了初中时很要好的一个同学,我们曾经形影不离的。听着她惊讶的声音,我很高兴,我知道我做对了。在大家都还没有开始工作,相对比较好联络到的时候,我又连接上了断了很久的联系。那一晚我睡得很踏实,也很开心。虽然生疏是在所难免的,但这微弱的联系至少比茫茫人海中面对陌生人的感觉要好很多。从那时起,我便很积极地联络起老同学了。接着的假期我又努力地试拨了小学同学的电话号码,但是,毕竟时隔多年,变化太大了,仅仅联系上一位,然我仍很高兴能联络到他,因为他是我曾经的同桌。仅仅一个梦,改变了我的态度,虽仍不是积极的,但至少是变得正常了。也许是潜意识中的危机感让我做了这个梦,也许是为了改变消极的我才做了这个梦,不管为了什么,我很庆幸我做了这个梦,它在还来得及的时候纠正了我的生活态度。
        在人极度紧张的时候做的梦往往会惊人地准。毕业前那一段时间,忙着作论文,忙着准备答辩,很多事情都挤到一块,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一整天,连吃饭都没有时间,一直食欲不错的我竟然对食物毫无感觉,体重也神奇地降了十多斤。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啊,正是精神和身体的紧张,才导致那一段时间净做一些奇怪的梦。梦到一个断了联系的人,本已快要尘封记忆的人,结果,隔天就莫名地联系上了,这种震惊又了悟的感觉至今还很清楚。放假在家,听妈妈谈到以前的两个同学现在相处得很好,所以当晚就梦见在街上碰到逛街的两人,面容在梦里也很清晰,结果,第二天上街的时候,就看到街对面正在逛街的两人。真不知这是巧合还是神奇。
        或许这些都是巧合吧,人的一生要经历数不清的大小事件,偶尔被自己的梦预见一两次也不足为奇。也许这些都与我们的潜意识有关,我们不停地接受信息,其中一些信息的获取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所以在无意识中,潜意识已经对其进行了加工分析,并作出了客观的推理,又恰巧反映的梦中,所以就造成了诸如似曾相识的感觉。之所以震惊,或许是因为这些梦的发生与现实的发生时间太过接近,对梦还有清晰的记忆,现实就进行了验证,所以震惊。如果梦已淡忘,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我是期待奇迹的,因为生活太过平淡,对这些难得的巧合也就记忆犹新。毕竟平凡的我有一些自己认定的小奇迹也是一些小享受。就像《彼得.潘》中的温迪,只有当她相信自己会飞的时候,才能飞起来。只有相信奇迹,奇迹才会有发生的可能,只有相信可能,一切才有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为何物?
后一篇:新年将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