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教育原理/一、教育概说/(一)教育的含义

(2009-06-13 15:31:52)
标签:

复习

分类: 笔记

一、历史的追述

 

(一)中

 

1、中国先秦(甲骨文):“教”,监督小孩学习;“育”,妇女养育孩子。

 

2、孟子:最早将“教”和“育”二字合为一体作为一个词使用的。(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敌,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意为: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3、《中庸》:修道谓之教。

 

4、战国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5、春秋战国末期教育名篇《学记》: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6、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始作善也。

 

(二)外

 

1、古希腊语:“教育”一词与教仆有关。(教仆:陪护奴隶主子弟上下学的奴隶的专称。)

 

2、英语、法语、德语:由拉丁语而出,本意思为“诱导、引出”。

 

3、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4、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教育的目的在于代表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5、德国近代教育家赫尔巴特: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

 

6、19世纪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教育是“为我们的完美生活作好准备。”“即如何治身、如何养心、如何处事、如何立家、如何尽公民的义务、如何利用天然的资源来增进福利、如何善用我们的才能达到最高效用,以求人己皆利,要言之,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

 

7、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改造、学校即社会。”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二、基本含义

 

1、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2、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三、相关范畴

 

(一)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学一门科学。从时间上看,教育活动在先,教育学在后。从形式上看,教育是一种实践形态,教育学是一种理论形态。 

 

 

教育

教育学

形态

社会活动

科学理论

时间

先有活动

后有理论

形式

实践

理论

 

 

(二)教育科学与学科教育

 

1、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p9表)

 

2、教育学科:

(1)广义:泛指我国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教育学所属的各类教育学研究领域。(目前主要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学等。)

(2)狭义:师范和教育院校在进行教师教育中所开设的公共教育课。(如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青少年心理学、学校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等。)

 

(三)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1、教育现象:是以培养人为主题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2、教育问题:当某种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地议论、评说,甚至因其违反教育规律或社会发展规律阻碍了教育或人的身心发展而急需改变时,这种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就成了教育问题。

 

(四)教育活动与教育事业

 

 1、教育活动

 (1)广义:泛指人类社会生活中能够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活动。

 (2)狭义:指学校教育活动或师生的学校生活,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相互的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提高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与体力的活动。

 

2、教育事业:教育活动,不论广义与狭义,其本质都是进行人的培养和发展。当人们摆脱进行教育活动的无计划、无组织状态,把教育活动从社会的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划分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部门,并经由专人去进行时,这种活动就成了一种事业,即教育事业。

 

(五)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

 

1、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经验既然是通过摸索、尝试而总结概括出来的有效做法,它便带有工作的程序性、个体或区域的局限性、产生的偶然性和作用的有限性等。

 

2、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六)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1、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想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其核心内容为:培养什么人,为什么培养这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2、教育理论:指人们在教育实践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一系列理论范畴所构成的较为系统和严密的教育思想。

 

(七)教育流派与教育思潮

 

1、教育流派:是指具有系统的教育思想主张,以富有说服力的独到研究成果占据研究领域和研究优势,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教育理论派别。

 

2、教育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集中反映社会群体的教育意愿、教育要求和教育思想,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思想倾向或思想潮流。

 

(八)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

 

1、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

 

2、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政党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政措施,是人们为了规范教育行为而以国家或政党、政府的名义颁布的教育行为指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