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淡古体诗的基本规则》(笔记)

(2009-06-05 13:12:47)
标签:

文化

《浅淡古体诗的基本规则》(笔记)

    尽管在下对古体诗亦是一知半解,在此,我愿将我平时所学到的、所记录到的有关古体诗知识笔记整理出来奉上,希望对爱好诗歌的朋友们有所帮助,更希望朋友们能博取众家之长,写好诗,不要被我一人所误导。

一、关于近体、古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这是古人这么叫的,我们现在也就跟着这么叫,尽管它的年代也很久远,一般以唐朝为界。唐以前的诗,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或称古风。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是有区别的,简述如下:

1、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2、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3、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4、用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5、四声:汉语声调有四声,即平上去入,平声又叫阴平或阳平,而上去入合起来叫仄声。这四声中,最不好分的是入声。什么是入声?书上是这么说的,发音短促,发音时好象喉咙给阻塞了一下的字就是入声字。如今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不过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刚好我们闽西所在地的语系也涵靠着闽南语和粤语,因此龙岩学院郭义山教授教我一个分辨入声字的好招,即用我们本地话读字,看看所发出来的音是轻还是重,轻者是平声字,重且短促的字便是入声字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可以不去理它;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这就得注意了,不过,在下写作时这种错误也是常常犯的。

6、律句: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没有要求那么细,只要粗分平仄两声便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而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当然,真正操作起来,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怎么变通呢?那就要牺牲一些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关于近体诗的一些规则:只针对五/七言律诗、五/七言排律和五/七言绝句而言,五/七排律是五/七言律诗的延长,五/七言绝句是五/七言律诗的一半。这几种体式都有一定的规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格律。

1、近体诗每首每句都有固定的平仄式。五/七言律诗都是一首八句,两句为一联,第一、二两句叫起联或首联,三、四两句叫颔联或次联,五、六两句叫颈联或三联,七、八两句叫尾联或结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以第一句第二字为准,用平声字的叫平起式,用仄声字的叫仄起式。

2、律诗的对偶句:对偶句是律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对偶,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字面的词性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一是词意相对,如天对地,雨对风等。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偶,不对偶就不能叫律诗,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

3、用韵:用韵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押韵,所谓韵就是指同一韵部的字,押韵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4、排律:排律又称长律,是五律或七律的延长,延长的联数最少一联,多则不限,和律诗一样首尾两联可对偶也可不对偶,中间联不管是多少联都必须对偶。

5、绝句(四句):绝句又称截句,是截取律诗格式的一半,可截取首尾两联,也可以截取前两联、后两联或中间两联。无论是五绝或七绝,都必须遵循律诗原则,即:截取首尾两联的,四句全不对偶;截取前两联的,后两句对偶;截取后两联的,前两句对偶;截取中间两联的,四句全对偶。

《浅淡古体诗的基本规则》(笔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