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镇
——米脂行之五
见到老孙的时候,他就站在杨家沟革命纪念馆的门口,胸前挂着相机,双手叉腰作远眺状,似有恋恋不舍之感。我们打招呼、握手、拥抱,象是久别重逢。他再一次感慨着黄土高原给他带来的快慰。我问,在这里的一天过得如何?老孙说:那是相当的好。
去到他的住处收拾行囊。这是一座老宅,依然是四合院的窑洞,院子收拾的十分干净,房东是一位热情而又话多的中年妇女。一边帮着整理,一边说:怎么住一天就走呀?看来还是你们上海好啊!这里黄土硌岔留不住人的。我们就说:这地方美哩,只是回去有工作的,否则,就不走了!妇人不以为然,朗声大笑:一满瞎说哩,谁不知道大城市好?说着,笑着,就从桌下拉出两只纸箱,看时,却是红的、黄的苹果。拿塑料袋装了,朝行李袋里塞。我们说不用了,妇人依然是嘎嘎地笑:不要怕,不跟你们要钱的,自己树上的苹果,满山都是的。我们说,知道的,只怕是东西多了,拿不动。妇人就作出不高兴的样子:是有毒吗?毒不死你们的!我们一起笑。
一直送到车里,又说:说这里好,就要常来哩!我们说:一定。遂挥手作别。
汽车启动下山,我们再次回头看看。商议着下次应该选择春天的季节来这里看不同的风光。
我说老孙不仅有艺术家的眼光,而且还有经济家的头脑。他以南方小镇——周庄的开发为例,讲述应该开发杨家沟为西部的特色旅游的理由。我说:你这话应该讲给县长听的。老孙无可奈何: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遂喟叹良久。
汽车向北行驶约20分钟,我们到达桃镇。这是一个安静的小镇。正是中午时分,阳光暖暖地从头顶直射而下。停车,听着猜拳声寻找到一家羊肉面馆。面馆不大,却是有着两个“雅间”的。热闹的猜拳声就是从这里传出。经营者仨,全为女性。后厨里忙着的是两位中年妇女,接待者则是一位苗条漂亮的姑娘。酒菜、主食都作了介绍。只要了羊肉面而拒绝了酒菜,姑娘就不解,说:咋不喝酒呢?
杯里倒了热茶,碗里乘上面汤,先喝着,面即刻就好。开车的小李不到三分钟即与老板娘认作了亲戚,话就多起来。我吸烟、喝茶。老孙却对什么都好奇,琢磨着这“雅间”的格挡竞是用酒箱垒起来的。探头往“雅间”里看看,立时就有人站起来邀请一同喝酒。内有三五人,猜拳行令掷塞子,声大如雷。一整箱的白酒就摆在椅子上。老孙摇头感叹:真是太能喝了,居然还让不认识的人一同喝酒,莫不是喝高了。我说,这是热情与好客。一同喝了,不就认识了吗?陕北人的喝酒你是需要经历一下的。
习惯于吴侬软语的老孙怎么能够理解陕北人的豪爽与豪饮呢?文人常说:美味以大嚼尽之,奇境以粗游了之,良辰以酒食度之,俱失造化本怀。而这里的人却不以为然,大口吃肉、大腕喝酒是豪爽,山南海北地走一圈,对人说:我是到过某某地方的。问:那里的文化背景如何?答:就是串串么,什么文化背景?忘球了!三五朋友相聚,痛痛快快喝一场“烧酒”,拍拍肚子,说:哎呀!喝美了!
我们边吃边聊。就听“雅间”的客人喊:老板,再上一盆羊肉。
肉是按盆上的。一盆装多少?大约10斤左右。老孙就摇头、伸舌头。就在我们的午餐临近尾声时,几个穿着警服的人进来,大声问:老板,有什么好酒?
我们吃饭的那个小饭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