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阿Q用字母代替汉字的解读

(2022-10-31 15:42:57)
标签:

文化

小说

鲁迅

历史

分类: 国学文史
关于“阿Q”为什么用字母不用汉字的解读(回应某网友的“洋为中用”论) 我有另外一个解释。 作者用字母给主人公取名,不是“洋为中用”,恰恰相反,是为了讽刺假洋鬼子!当时的海龟们或模拟海龟们总喜欢讲话中夹带几个洋文。鲁迅先生将小说的主人公取名常见的“阿贵”,但是不用汉字来写,而用洋文字母代替,具有鲜明的讽刺含义。正如小说中的赵老太爷斥责阿Q的:你也配姓Z?于是鲁迅先生好像专门与他们开个玩笑,将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不配姓Z”的阿Q用了个洋文。 小说实际上是明暗两条线。明线,是讲述社会底层的阿贵的悲惨、无尊严的生活。暗线,是讲述假洋鬼子们的革命是脱离群众、脱离社会的,跟普通大众没有关系! 这也是从侧面提出辛亥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唤起民众”。 但是,今天的文学批评都很肤浅,只看到阿贵的可笑,甚至卑贱,强调“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味地责怪老百姓“层次太低”,所谓“这届人民不行”,宣扬精英主义、贵族主义,与“人民主义”背道而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