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闽方言的来历
(2022-05-19 09:39:27)
标签:
文化语言方言历史民族 |
分类: 国学文史 |
回答闽方言的来历
2022-05-19
首先,规范地表达,应该叫“闽方言”。因为“语”是语言层次,汉语是汉民族语言的统称。福建主体居民当然是汉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汉语。而本地方言,是汉语的一部分。语言学家一般将全国各个大方言区分为8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也有将闽南方言与闽北方言合一,称为闽方言的。
准确地使用“闽方言”概念,也有利于区分历史上汉族以外的民族所使用的“闽语”,即在汉朝以前,今福建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不是汉族人,而是所谓“闽人”,他们所使用的就是“闽语”。按照史籍记载,闵人主要分闽越、瓯越、东越。后来闽越攻击东越,东越无力抵抗,请求汉朝同意内迁,汉武帝同意,迁徙到江淮之间,东越即融合于汉族之中。
由此可见,汉朝之前的闽人闵语来源于浙江古越国,史称“越人入闽”。
所谓“百越”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越人有很多部落,号称“百越”。二是说,“百”就是越人的一支,即“僰”(bo)人。福建武夷山的武夷二字即“僰夷”的音转。打开地图,由东而西有:武夷山、武昌、武陵等一系列带“武”字的地名,都与僰人相关。
汉朝之后福建地区逐步增加北方移民,大规模移民当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晋朝通语称为福建地区汉语的基础。但是当时汉族比例不高,处于多个民族的包围之中。直到唐朝,朝廷派大军驻扎,他们主要来源于今河南省固始县。他们带来了唐朝的通语,闽方言才形成规模,基本成型。
自然,闽方言是汉语的一部分,也融合了周边少数民族的语言要素,与北方官话有了很大的差距。
二十年前兴起“寻根热”,有些福建人组团到河南省固始县寻找家族根源,发现固始县的话与福建话差别太大。其实这一千多年来,北方也经历了多次动荡和变化,方言面目已经不能与唐代通语相提并论了,倒是南方地区的方言保留了较多的中古汉语的特色。
因此,一般地说,闽方言是唐朝通语的遗留。当然也是有恨了变化的,只是与其它方言相比,较多的“存古”罢了。闽南地方戏“南音”就是最好的例证。
另外,闽西地区的客家话是另外一个方言系统,与广东省梅州地区的客家话紧密相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