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事实上的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感上的真实,是记忆的真实

(2007-12-30 21:43:05)
标签:

杂谈

分类: ※胡言乱语※

虽然之前决定回家之后要抓紧时间看书,毕竟1月2号就要考试了,但是,一旦自己被某些事情吸引住,想放开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今天,我用了半天的时间,还是把毕淑敏的《女心理师》看完了。

累!看完就是觉得累!

以前在杂志上看到毕淑敏的文章,总觉得她是一个颇有想法的人,她的思想我很是受用。但是这一次,很累!

刚说书中的心理案例,就要我觉得喘不过气,仿佛我认得的世界原本不是我认识的那样。倒是应了那句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反正就是不知她怎么想的。不过细想一下,要真如书中所说,大多数的人都需要去看心理医生了。

再有就是女主人公,贺顿。她的经历,太复杂了!要是有这么一个心理师听你倾诉,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好事在于,他经历了很多的苦难,所以也能体谅你,愿意倾听。坏事则是,他本就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一直挣扎在过去,不能自拔,在帮助你的时候,必定会有私心。

书还是不说了……不过毕淑敏毕竟是一个有才气的作家,不管故事讲得如何,书中有意味的句子还是不少,特意摘下来,回味一下。

 

 

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幸福多一些。

我珍爱生命。不单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我越是看到人性的幽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口。在关系的寒冷中寻找和煦,在残酷中争取柔和。如果不超拔于琐碎之上,文学就丧失了照耀的力量。

生存就是向着死亡的进发。只要生命还在,对死亡的关注就不会停歇。生命和死亡,是我们人生的两个翅膀,你只有都思索了,才能飞翔。  

 

心理师的工作让我沧桑。那么多人把他们的故事告诉我,感同身受,息息相关。让我得以窥见人生的丰富和奥秘,生死无常,世态炎凉。我实在是走过了太远的路,好像已经三千岁了。心中充满沧桑的年轮,像一个老妖。  

 

 

中文就像一块好绸缎,可以绣最美的花。历史还凑合,勉强算是棉布。物理化学就不行了,是粗毛毡子,御寒还凑合。数学简直就是死路一条,就像防雨布,做了做伞,没其他用处。  

 

 一个女人最大的财富,不是自己有什么手艺或是继承了什么财富,而是成功地把自己嫁好。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一个好丈夫,是所有幸福的保修单。  

 

太多的夫妻最习惯的沟通方式就是争吵,争吵是他们的外交部长,他们把争吵当作通往心灵峰顶的捷径。可惜他们太频繁地利用这条小路了,有一天就滚下了山坡。

 

一切以当事人的感知为最重要的线索,所有先入为主都潜藏着极大的弊端。无论多么棘手的问题,当事人都比你更早地接触它的内核。他们曾千思百虑,柔肠寸断。多高明的心理师,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穷尽当事人的思绪。千头万绪化为一句话——让你的当事人把真实想法说出来!这是好心理师的不二法门。  

 

 那些太小就模仿成熟女子的姑娘,被称为前女孩;反之,已经过了豆蔻年华还努力佯作年轻的女孩,被称为后女孩。  

 

不可以喝水。你现在感到口渴,这并不是你的身体里面缺水了,是你感到马上要说出口的话,让你紧张,口干舌燥,难以启齿。如果你喝了水,这种紧张被冲淡了,就像临阵脱逃。  

(好像很多人在紧张的时候都想喝水)

 

 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最聪明的孩子受到的困扰尤其大。傻乎乎的父母们,你们很早以前不经意的一个产品,正事无巨细地注视着你们,在灵魂的空白处奋笔疾书。他们是上好的书记官,把你们的一言一行记录在案。很多父母不明白,让孩子拥有一颗健全的心,比一百种智慧更有用。  

 

一个人成年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能在童年时代找到可以临摹的蓝本,只是有的时候,它们常常是反向的。特别艰窘的家庭,有了一掷千金的阔佬。唯唯诺诺的姆妈,养出了骄奢淫逸的狂女。

过去生命中所发生的片断,像万花筒中的碎屑,有的细巧,有的尖锐,有的如绸缎般光滑,有的如珠玑般清脆,拼凑起来就是光怪陆离的人生。

生命的残片有时会坠满一地,让人充满惊悚之感。

如果没有当过心理师,你不知道什么叫沧桑;如果你当过了心理师,你就最深刻地体验了苍老。在这种蒸煮般的煎熬中,一种强大的混淆感生发起来,如同高原隆起,平缓而不可抑制。要找到症结。让心事自生自灭,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它绝不会真正消失,只是貌似离去,耐心地等待着卷士重来。  

 

焦虑并不是不可化解的,但你化解了原有的焦虑之后,焦虑就像一枚钢镚儿被甩出,它叽里咕噜地翻过身来,那一边也还是写满焦虑。当你把另外一边的焦虑也尽力解决了,焦虑又不慌不忙地转过身去,你才绝望地发现它是一个立方体,所有的面上都写满焦虑。无论你怎样翻转,哪一面朝上都无济于事。

厌倦是抵抗焦虑的第一道封锁线。  

 

逃跑并不是怯懦,而是弱者的生存常态。  

 

如果你得了一笔钱,不拘多少,你要花掉一些,这样钱就会很高兴。要是它生气了,以后就再不肯来了。

 

世上每一颗受伤的心,都或许潜藏高贵。每一具铭刻鞭痕的躯体内,都包裹着改变的决定和铁骨。  

 

长期的单身生活基本上就是行为不检点的最大温床。  

 

男人就是牛奶,什么也不用往里搁,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们基本上就都馊了。  

 

 自古以来,就有一些高尚的灵魂在林木间穿行,当他们飞舞得疲倦了,就会找到一些头脑栖居,也许在高堂上,也许在蓬蒿中。负载这种灵魂的躯体是痛楚的,因为他们总在为一些虚无缥缈的理想而挣扎着,不单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被这样的灵魂选中,是荣幸也是悲哀。  

 

对于一个好的心理师来说,事实上的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感上的真实,是记忆的真实。因为它,只有它,才最深刻地表达了人的感受和希望。记忆是灵魂的奴仆,不是真实的书记官。

世界上其实有没有真相这样一个东西呢?毫无疑问,是有的。可惜被当事人的记忆所修改,拿到心理医生这里的时候,已面目全非。你的工作,不是去修理已经变形的真相,而是梳理那些真相的内核。感情就是真相的内核。人心真是个奇妙的容器,你说它大吧,容得下江河湖海,风云变幻;你说它小吧,一个伤口可以流血一辈子。一个人有多少血,可以经得住这样从夏流到秋?一个人有多少能量能够经得起不停地耗竭?

多年以来,悲惨往事蛰伏潜意识的底层,一如深海妖魔。你看不到它的踪影,却闻得到它的气味,它掀起的暗流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肆意汪洋,操纵了所有航行的船只和飞翔的鸥鸟。你以为是自由的,其实它在不动声色地指挥你;你以为成功的时刻,不过是它在窃笑;你以为是哀伤的时分,不过是它疲倦的哈欠……

生活有一个怪异之处——你假装得久了,就变成真的了。即使蒙蔽不了自己,自己也为蒙蔽了别人而沾沾自喜。真相潜伏在那里,半夜如跳蚤般钻出来叮你,留下无数爪痕,让你长久遭殃。  

 

我会把舌头在石头上磨,在骨头上砺,直到有一天锋利无比。你曾让我身处地狱,我却从那里出发,走向了天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