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兵(3)
(2024-04-12 08:07:37)
标签:
家乡旅游情感 |
分类: 日志 |
这个全国作者群都干些什么?每天最多的,就是群主牛老师发广告,群里哪位那位作者在什么期刊什么报纸上发表了什么作品,期刊报纸的邮箱是什么。还有就是发表了作品的作者晒自己的稿费单或奖金,在某某期刊上上稿了,稿费多少,在某某征文比赛中得奖了,奖金多少。接着就是一众人点赞、祝贺。再有就是经常的几个人聊天,聊的内容都和写稿投稿有关,怎么让稿子亮眼,怎么写诗,怎么写小说,如何投稿,怎样投命中率高,怎样和编辑搞好关系,哪些报纸有稿费,哪些没有,哪些期刊认熟人,哪些期刊不要外稿,等等。也有讨论日常生活的,如何种花种菜、摸鱼溜班,养娃考试,杂七杂八,啥都有。当然也有借着谈论文学,夹带私货,卖这卖那的。基本上团和气,也有说着说着脸红脖子粗吵起来的。往往这时,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也有出来劝架的,常常有人呼吁群主出来维持秩序,把实在看不下去的踢出去。
老石在这个群里只是个吃瓜群众,群里的认说什么,吵什么,他只是看,偶尔点赞,经常沉默。有时候某人上了稿或得了奖金,会在群里发红包,老石也会去抢,红包都很小,都是一毛两毛的。抢了得了红包,许多人都感谢,不是文字就是表情包。老石常常是得了便宜,也不吭一声,深藏功与名。
群太大,人太多,老石在里面没有存在感,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比起那些名家大咖来他只是个小喽喽,他觉得还是低调点好。沉默的大多数,老石就是其中一个,也不是这个群,任何群里他都是这么一类人。
然而有一天,沉默的老石不沉默了。
这天,黄金时段,牛老师又在群里发广告了,不过这个广告和以前的广告有些不一样。牛老师说,福利福利,特大福利,因为我们这个群的良好声誉,国内某著名大学的著名期刊主动来向我们约稿了。都是码字弄文的,一听有著名大学的著名期刊约稿,群里许多人跃跃欲试,连从来不说话的人都出来说话了。牛老师说,这个约稿,稿费是相当高的,比一般报纸高不知多少。但是有个条件,作者必须是甘肃的。本来老石是继续吃瓜,但一听作者必须是甘肃的,就有些心动了。
群里人问,约稿写什么,有啥要求?牛老师说群里要参加的甘肃作者先建一个群,进了群再发具体通知和要求。很快,牛老师发了一个甘肃约稿群的二维码,申明有意向的甘肃作者进。老石虽然工作生活在苏州,但的的确确出生成长在甘肃,这么个天大的好机会,他当然想要抓住,马上扫码进了群。老石进去了,没想到后面呜啦啦进了百十号人,老石没想到这个作者群里甘肃的老乡这么多,这么多的甘肃老乡喜欢码字弄文。牛老师当然还是这个约稿群的群主,一看这么多人往进涌,牛老师就在群里通告,要“清场”,不是甘肃籍的作者请退出,是甘肃籍的作者请在今天某时前加作者群里汪老师验证身份,验证过后方能正式入群,不验证者晚上某时前一律踢出,全部人员确定后将在群里正式发布邀请函,请编辑老师入群。搞得像模像样,老石都有点怕自己现在不生活在甘肃被踢了出来,赶紧找群里的汪老师验证。牛老师一声吼还是很有作用,没一会儿约稿群里少了好多人。老石的验证也很简单,就是告诉汪老师自己是甘肃哪里人。老石报给了汪老师,汪老师回了个OK的手势表示通过。进了群没多久,牛老师又发通知,群成员一律改名,形式为地名加真名,地名精确到县区一级。很快群里的人都改了过来,老石一看自己所在的那个城市就他一个,看来没人和他争了,老石就改了自己的名字:凉城石敢当。群里有人问,凉城石敢当,这是你的真名吗?老石说,当然是。是确实是,但老石自己也一直没搞明白,当初父母为啥要给他起这么个名字,姓石是不假,敢当又是当啥呢?父母大字不识几个,是不是因为街上有块“泰山石敢当”的石头而产生的灵感呢?
2024年3月22日夜于望中高三1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