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接站

(2023-06-16 08:19:07)
标签:

情感

人物

文化

杂谈

分类: 日志

凌晨四点,闹钟响了。

正是睡的最香最沉的时候,眼皮沉重的怎么也打不开,真想关掉恼人的闹铃继续睡去,但还是挣扎着起来了。不得不起来,因为要去火车站接人,接的是自己的妈。

妈要来了,肯定要自己去接,这是无条件的。

二十多年前,妈送我来苏州上大学乘的也是这趟车。这趟车是从老家到到苏州唯一的一趟可以直达的列车。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铁路日新月异,高铁到处都是,但从老家到苏州直达的车还是只有这么一趟。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火车已经多次提速,但这趟车还保持着和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来时一样的速度。因为慢,它一路要不停的临时停车给其他的车让路,因此这趟车晚点是正常,正点倒不正常。这次我倒是希望它能晚点一些,最好能晚上个把小时。按正点这趟车是在凌晨五点五分到苏州的,这个时间不尴不尬,如果晚一个多小时,接的人和被接的人都能睡得好一点。但火车在铁路上跑,什么情况,晚不晚点是个未知数,只能按着正点的时间去接,宁可早到,也不能让妈到了找不到人。妈倒是想得开,出发前的电话里这样对我说,你不用来那么早,平时工作忙,难得周末睡个懒觉,你睡好了再来,到了在火车站我等你就是了。亲妈,也就只有亲妈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但我能那样做吗,何况母子两个已经好久不见了。

当然,如果不坐这趟车也就不用在这么个尴尬的点去接站。问题是不管乘飞机还是高铁,都要先去离老家三百公里外的西安,妈不识字,不会用智能手机,她没有坐过高铁也没乘过飞机,让她一个人乘高铁或飞机,她不敢,我们更不放心。这趟车虽然慢,到点时间很尴尬,对她来说却是最佳最优的选择。

这不是妈第一次来苏州,也不是我第一次去接站,但这一次和前面许多次又有着不一样的况味。

简单洗漱,开车上路,晨星寥落,道路空旷,交通台的广播的节目还没有开始,车载广播里是一阵沙沙沙声音,许多的事情和情景又一一在脑海里浮现。

爸妈是在那年快要到冬天的时候回去的。虽然来过几次苏州了,也在这里生活了几段时间,但苏州冬天的湿冷他们还是很不适应,他们说还是老家的火炉和土炕舒服,我们理解他们是想家了。回去就回去吧,和他们说好了,等春暖花开了,天暖和了,他们再过来,反正现在交通方便,这趟车即使再慢,也就是一天一夜的事。走的时候我还对他们发火了。他们是自己乘公交车去火车站买的票,给他们说了,买周末的,到时我好去送;买卧铺,软卧买不到硬卧也行。但他们回来告诉我,周末的没买到只买到周中的,卧铺也没买到,就买了两张硬座。我一听就火了,我知道不是买不到卧铺,是他们为了省几个钱。二十四个小时的硬座,他们都是上七十的人了,吃得消吗,撑的住吗?我像头暴怒的狮子,父亲嚅嗫着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离开的那一天,我因为上班,他们还是乘公交车去的火车站。我只是在上班前和他们草草交代了几句算是告别。

就在爸妈回去的那个春节,疫情起了。原以为疫情像洪水,一阵子也就过去了,谁能想到它持续了三年。三年的时间里,各地的防疫措施一言难尽,出个门要这个码那个码,这个检查那个证明,回家不容易,来苏也不容易,幸好科技发达还能在视频里相见。

爸妈离开的时候我只是和他们简单交代了几句,都以为也就是一次普通的离别,总还有团聚的时候,谁有能想到那一别竟然就是最后的告别。爸回去没多久就病了,接着病重了,没多久就没了。那次简单的告别竟然成了生离死别。疫情终于过去,重归正常了,妈又要过来了。当初回去的时候是两个人,来的时候却只有一个人,想着不能不让人伤感。

一送一接间,几年过去。想想,人的一生其实也就是一次次的迎来送往,而人生又有多少迎来送往?想了就不免要唏嘘感慨。

凌晨的苏城,道路空旷的有如私家道路,不到半个小时就从望亭到了火车站。几年没来火车站了,进入地下停车场的线路和几年前相比有了改变,停车花了一些时间,等我停好车,紧赶慢赶走到出站口的时候,出站的人已经散的差不多了,这次这趟车没有晚点。

远远就看见了妈的身影,她背对着我,正朝另一个方向张望,大概想着我会从那个方向过来。她的脚下是一个拉杆箱和两个行李包,行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不用说里面装的基本都是吃的。看着这三件行李,鼻子又是一酸。

还在过年的时候,妈打来电话,说是她到山里养猪的人家去买了十斤土猪肉,全部做成了臊子,装在了一个塑料桶里,准备来的时候带过来,说我从小爱吃臊子。在出发的前几天,她又打来电话,说是带了老家的牛肉、烧鸡、核桃、大枣、锅盔等等,问我还想吃什么,她再去置办。我说不用了,我这里什么都不缺,你少拿些东西,不拿都行,缺什么过来了去买就是,现在物流这么发达,什么东西买不到?你只要人过来就是。说的好好的,少拿一些东西,不想她还是这么大包小包的带了过来,也不知从站台到出站口这么长一段距离又上又下的她一个人是怎么过来的。

顾不上感慨,赶紧走上去,叫一声,妈,我来了……

2023年5月26日于望中

本文发表于2023年6月13日《姑苏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