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和阎是通假字,一个姓,
(2009-07-07 14:47:19)
标签:
杂谈 |
《说文》:“阎”,里巷之门,如“闾阎”,门义臽声,从门从臽;又姓。无“闫”字。
《康熙字典》有“闫”,其注释中“《说文》有‘阎’无‘闫’,今姓谱分为二,其义同阎。” 《辞源》有“阎”无“闫”。 《现代汉语词典》中把“闫”列为“阎”的异体字。《现代汉语词典》是根据中国汉字改革委员会的规定编写,是现代汉语中最具权威的词书。因此,应以《现代汉语词典》的读、写、词义为准。2001年3月25日,中央电视四台《海峡两岸百家姓》栏目,“阎肃说阎姓”中说:“闫﹄是错的,没此字。” 在我国浩瀚的汉字中,除了正字之外,还有异体字、白字、俗字等,例如雪作 ,初作刀等。东汉时许慎著《说文解字》时,尚无“闫”字,而阎姓的起源是在周初,较晚的唐叔虞一支也起源于周中叶,怎么会有“阎” “闫”之分呢?所以“闫”是“阎”的异体字(或俗字),因传写不同而行成了两种写法《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把“闫”字归为异体字是有根据有道理的。 我族历代《阎氏家谱》、昌乐历代《阎氏家乘》,皆用“阎”字;承训祖下五大支之谱皆全用“阎”字。《中华阎氏通谱》也皆用“阎”字。这也印正了我国早期历史上的“三支‘阎’姓都是‘姬姓’所出”的研究论断。 关于目前户籍上多为“闫”而不是“阎”的问题。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写字避繁就简,尤其是三十多年前的那阵汉字简化风,笔划越省越好,行成了习惯。其二,主要是与各单位填报户口的人有关。由于第一次的写错,后来改正就难了。于是便形成了目前户口上“阎” “闫”混用,甚至“闫”多于“阎”的现象,特别是农村,这也反映出与我们农民的文化、文字、文学水平普遍偏低有关,可谓一大悲哀。 |
|
前一篇:坚决要求简化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