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闫和阎是通假字,一个姓,

(2009-07-07 14:47:19)
标签:

杂谈

《说文》:“阎”,里巷之门,如“闾阎”,门义臽声,从门从臽;又姓。无“闫”字。

《康熙字典》有“闫”,其注释中“《说文》有‘阎’无‘闫’,今姓谱分为二,其义同阎。”

《辞源》有“阎”无“闫”。

《现代汉语词典》中把“闫”列为“阎”的异体字。《现代汉语词典》是根据中国汉字改革委员会的规定编写,是现代汉语中最具权威的词书。因此,应以《现代汉语词典》的读、写、词义为准。2001年3月25日,中央电视四台《海峡两岸百家姓》栏目,“阎肃说阎姓”中说:“闫﹄是错的,没此字。”

在我国浩瀚的汉字中,除了正字之外,还有异体字、白字、俗字等,例如雪作 ,初作刀等。东汉时许慎著《说文解字》时,尚无“闫”字,而阎姓的起源是在周初,较晚的唐叔虞一支也起源于周中叶,怎么会有“阎” “闫”之分呢?所以“闫”是“阎”的异体字(或俗字),因传写不同而行成了两种写法《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把“闫”字归为异体字是有根据有道理的。

我族历代《阎氏家谱》、昌乐历代《阎氏家乘》,皆用“阎”字;承训祖下五大支之谱皆全用“阎”字。《中华阎氏通谱》也皆用“阎”字。这也印正了我国早期历史上的“三支‘阎’姓都是‘姬姓’所出”的研究论断。

关于目前户籍上多为“闫”而不是“阎”的问题。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写字避繁就简,尤其是三十多年前的那阵汉字简化风,笔划越省越好,行成了习惯。其二,主要是与各单位填报户口的人有关。由于第一次的写错,后来改正就难了。于是便形成了目前户口上“阎” “闫”混用,甚至“闫”多于“阎”的现象,特别是农村,这也反映出与我们农民的文化、文字、文学水平普遍偏低有关,可谓一大悲哀。
    “阎”误写成“闫”,每年要跑30多趟社区证明身份。退休后,阎宝仲潜心研究决定写书

     北国网讯 来自东宾社区的消息 因为他人图省事总把“阎”写成“闫”,为此麻烦不断的他苦心研究15年,走遍除西藏、台湾之外的中国所有省市,最终完成了600万字的《中华阎氏通谱》。这位较真的老人就是住在园林街道东宾社区的鞍钢退休总工、花甲老人阎宝仲。

     阎宝仲曾经是鞍钢的副总工程师,因为经常和外界有业务交流,所以总是书信不断。不过让他感到郁闷的是,很多来信人为了图省事,直接将他姓的“阎”写成了“闫”,这样一来,写给阎宝仲的信不是邮丢了,就是放在邮局拿不出来。除了信件不能按时收到外,在一些外事交流时也总是因为姓氏被弄错而造成不少麻烦。为此,阎宝仲每年都要跑30多趟社区,请他们开具证明身份的介绍信。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退休后,他决定写一本关于自己姓氏的书,也好让鞍山的阎姓同胞避免麻烦。

     在阎老家中,有四本厚厚的《中华阎氏通谱》,4000多页,600多万字。不过阎宝仲可不是坐在家中就完成这部巨著的,15年,他寻根探访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每年和其他阎姓同胞互通有无的信件就高达1200多封。为了收集资料,他将5000多万字的25史通读2遍,每次从电视、报纸或杂志上看到阎姓名人,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然后与之联系,确定此人在族谱上的位置,“北京国家图书馆我去过7趟,就是为了查找与阎姓相关的资料。”

     阎宝仲的行为,得到了全国所有阎姓同胞的全力支持,不断有人通过信件和电话的方式找到他,提供自己家族的族谱和发展记录,而阎宝仲在编写《中华阎氏通谱》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会致电各省的同族,询求帮助。目前很多阎姓同胞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姓氏网站,发达的网络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将《中华阎氏通谱》完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