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之中有真意
(2010-01-05 10:06:58)
标签:
羽毛作品杂谈 |
分类: 精彩转载 |
—————————————————————————————————————————————————
平淡之中有真意
小时候,我是一个叽叽喳喳的女孩,总爱跟小伙伴们抒发感慨。譬如,昨晚的《射雕英雄传》好好看啊!今早有只小鸟飞进了我的房间!
到了15岁,我突然变成一个爱脸红的少女,随时随地都能红成一只烧烤虾,害怕被人注意。但是还是有说话的欲望,于是,把这欲望,变成了文字,写在了一个个方格子里。
这是我写作的初衷,悦己,表达。
高三分班,我竟被分到了“差班”。于是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第一次月考,全年级第二。老师要调我去“快班”,我酷酷地说:“不去,差班也是要有人读的。”这个事后来被我写成文章,发在了《南方周末》上。
第一篇铅字文章,始于愤怒,终于得意。还是悦己,表达。
如今身为记者,采访了好些人,见了好些事,写了好些文章,不再堆砌词藻,不再追求惊艳,就是写生活,写生命。文章不过就是影印身边二三事,当然,需有独特的视角和关怀。一支拙劣的笔,是胡编乱造。次等的笔,是写真实。一等的笔,是剥开现实的外壳露出思想的果肉,能写出“黑底下的白”。哪怕满纸平淡,却字字真意,耐人寻味。
不管时下能“剥”开几分,我要求自己尽量求真。
最近写过一篇《我的农民叔叔》,源于真实:“我爸有四个弟弟,所以我有四个叔叔。他们都是散落于市井小巷、穷乡僻壤的普通人。”
他们中既无大富,亦无穷酸,都是老实平凡人,各有悲欢离合事。
篇尾我写道:“有时候,我在采访中会陡然断电,思绪惘然。那些两鬓斑白的外地打工者,那些为了兄弟姐妹辍学的年轻孩子,那些流水线上没有名字的劳工,那些没有父母陪伴长大的幼童……散落在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犹如被命运一口吹飞的蒲公英。而我又能为他们做什么?只是眼里心内,多了那么一点书生气的敬悯,于世俗生活毫无利害……”
文字究竟能有多大功效呢?仍然不过是悦己,表达。只是,一颗文字如同一颗种子,怀有内心深处对人的悲悯,敬重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