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春风化雨的人 文 / 景怡
(2009-08-02 17:29:51)
标签:
教育
《美丽的大脚》
汉语词汇
选择性
景怡
|
分类:
精彩转载
|
|
真的很奇妙,人有选择性失忆,同样也有选择性记忆。经过我们记忆生理机制淘汰的,将永远不复存在,然而,刻骨铭心记住的将伴随我们一辈子。
今年网络上红透半边天的人,毛利辉应该算一个。作为昭通大关县吉利镇黄荆村瓦房小学教师的他,为什么会走红全国呢?他红,首先是因为他在网络上发的名为《学生们“走光”,我哭了》的帖子。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他非常聪明,充分利用了汉语词汇那不在特定环境下的不确定性和一词多义性,这两个绝对吸引受众眼球的优势,抓住了“走光”这个词的暧昧性,吸引了大批的网民关注他的帖子。接下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捐物如雪花片般飞向这个滇东北的贫困小学。他帖子里那些真实、质朴的文字和他用微薄的存款买了数码相机后拍的学生的写实照片,打动了各角落里未泯灭良心的人。当在电视上看到关于他事迹的报道,我的眼里泪花闪烁。这种感受的妙处跟电影《美丽的大脚》中倪萍塑造的乡村教师张美丽所给我的是异曲同工的。在教师队伍中,他们是大义的化身,是真真正正的园丁。
我的求学生涯里,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一路走来,所遇到的老师没有一个是像他们这样集春风化雨的彪炳品德于一身。可我内心深处还是记着两个老师。柳宗元《师说》里是这样诠释老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正因为,我觉得这话太亲切了,所以我越发感激我的这两个老师。
在我心目中,“传道”者就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周盛春,虽然我也曾经不管不顾地跟同学一起在背后叫着我们给他的绰号“周大圣”。初三快毕业的那学期,周末他组织我们去参加在县里举行的数学竞赛,我考得一塌糊涂。星期天,在从县城回乡镇的路上,我选择了回家,没有跟他和其他同学一道回学校上晚自习。他包容了我“翘课”的公然挑战,容许我回家过夜,并叮嘱好,第二天一定要赶回学校上课。第二天,戏剧化的事情发生了。我睡得太阳照屁股都不知道,是妈妈无数次的重重敲门声弄醒了我。起来后,在看到妈妈的同时也看到了他,就这样我无地自容了。父母责骂声接二连三:“你这种娃娃,怎么一点都不自觉,今天星期一不去上课,还骗我们说老师放你假休息,要不是周老师现在来叫你,你不用参加中考了。”他和我沉默不语。这一次的事实是,他一个从小有小儿麻痹症走路有些跛的老师,骑着自行车走了10多公里路为了让我不错过中考的体育单科考试。后来,我成长中的好多习得性道理就是从他那里默默明白的。
“受业”者就是六年中学求学生涯里的语文认课老师杨树陈。首先感激的是,他给了我最基本的语文功底。其次,他教会了面对陌生的常识和知识的时候,自学是最能扬眉吐气的本领。他用他的坦城、直率让我培养起写作的兴趣和习惯,并为这种兴趣爱好乐此不疲。此后,我经常用他最深信的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来自勉,相信自己上进的天分能克服别人所给的优势。
在这信息化的时代,我慢慢学着习惯了以便捷化的方式祝福亲人和朋友。这两天,我又从尘封的传递感情的方式里淘出了卡片祝福这一种方式。给他们俩寄去了我最简单的感激写有“在每一年金秋,我的每点收获都是你们给的”文字的卡片。记住春风化雨的人,好温暖。
转载自:红袖添香文学网站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