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于中国教育出版社:这究竟尴尬了谁?(后续报道)

(2007-06-22 14:01:28)
分类: 精彩转载
 
杜艳霞 河南省焦作市云台小学
插入链接

把电话放下的那一刻,我不由得苦笑一下,虽然曾想到是这个结果,但多少还是有些无奈。“该怎么给学生们解释呢?正处于热情高涨的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何感想呢?”我不停地问自己。

 

第一单元结束了,教材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和习作课,主题是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活动。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想把活动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如何把“策划”转变成具体的“行动”,扎扎实实搞下去才是我最关心的。这样一方面学生写起文章来言之有物,不至于挖空心思胡编乱造;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走出校园,结识更多的朋友,说不定还能为班级管理开创一个新局面,何乐而不为呢?想到这里,我不禁兴奋起来。

 

这项活动开展的首要条件就是选择“手拉手”的对象,网络无疑是最好的平台了。那天晚上几乎没费什么周折,一个帖子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他们的鞋,更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睛,也震撼了我的心灵:千疮百孔的“水鞋”在孩子脚上穿了好几天,可是只能起到鞋垫的作用;把破烂的鞋用绳捆一下就是“聪明”孩子的发明;穿着硕大的鞋只为多穿两年……看着这一幕,我的眼泪不由得在眼眶里打转,我想孩子们看到后,一定会争先恐后为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的。“好了,就是这个了。”我忙把这些图片连同旁边的文字介绍作成一张简单的幻灯片。

 

第二天的第一节课就是语文,当我在课堂上播放幻灯片时,学生的表现大大出乎意料,我期待中的情形并没有出现,有些同学甚至笑出了声,听的出,是嘲笑的那种。我马上用眼神去制止,但分明能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到冷漠,此刻,我心中所有的激情正在一点一滴地消磨掉。幻灯片很快就播放完了,我让他们谈谈看过图片的感受时,他们只是蜻蜓点水,随便说一两句就没了。这种漠然的态度刺痛了我: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怎么了?以往不是这样呀?我忍不住想发火,甚至责怪他们一点同情心也没有。可又一想,这能怨他们吗?从小沐浴着阳光长大的他们,怎么想得到同一片蓝天下还会有薄薄的乌云呢?别说是他们,我小时候家庭虽不富裕,但也没有像图中的孩子们连一双像样的鞋都没有!我不禁有些为难,一时又想不出万全之策,只有硬着头皮讲下去了。可是,就在我把这所学校的地址告诉给他们的时候,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学生变得兴奋,问:“老师,这是真的吗?不会吧?”“哎呀,我还以为是图片而已。”……原来他们冷漠的原因在此呀!根源找到就好办了,我郑重地对他们说:“同学们,大家别以为这只是电视、电影中才有的镜头,大自然赋予云南以神圣和美丽,但同样也有落后和贫穷……”这时,课堂异常热闹起来, “我要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他们。”“我要给他们买些新衣服送给他们。”“我要是写信,他们能收到吗?会给我们回信吗?”“也可以把自己的图书、玩具给他们寄去”……看到这样的情形,谁还会说孩子们无情呢?

 

  “我们该怎么和他们联系上呢?”最关键的问题到了。

 

“写信……”孩子们扯着嗓子喊。

 

正中下怀!我不禁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一切顺理成章,我就结合着图片指导孩子们怎么写。他们听得很投入,写得也格外认真,“调皮鬼”刘艺居然第一个交上了作文,字体也比以往工整了许多。他在信中写到:“我可以把自己的零用钱给你们寄去,虽然我是一个爱乱花钱的孩子,但我相信自己以后会改正的……”多么朴实、感人的话呀!这更坚定了我要把这次活动搞下去的决心。

 

下课后,忙了一天的我突然想到,何不先和学校联系一下,问问现在情况如何,毕竟帖子发出去快一个月了。我按照上面留的中心校的电话,辗转找到了这所学校一位负责人,也就是发帖子的人。当我把情况给他讲了,寒暄了几句,他说:“就是这三四个孩子的情况不太好,其他学生还好,不过已经接到一些人的帮助,现在好多了。”我有点吃惊,地址上明明不是写 “全体同学收”吗?怎么会……是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还是有别的原因呢,我不得而知。我怕对方察觉,忙说:“那样更好,不过学生之间能互相联系,彼此增进了解,不也挺好吗?”“这样也好,不过我正在镇上办点事儿,等回到学校再说吧。”听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但还是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了他,也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我拖着步子回到教室,学生便问电话里怎么说。我只好把实际情况委婉地说了。顿时,他们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刚才的兴奋劲儿全不见了,可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这样呀!忙打圆场,说:“有人帮助他们不是更好吗?说明社会上像你们这样有爱心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好事。能相互认识,增进友谊,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才是最重要的。先别急,有什么情况老师会及时给大家说的。”但自己说这句话时明显感到底气不足。我不知道他会给我怎样的答复,也不知道学生再问起来的话我该怎么说,我真怕事情办不好伤了学生的心。

 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接到他的电话,也没有打电话问,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可能把这件事做下去了。学生偶尔问起来时,我都找别的理由搪塞过去了,满腔热情终究敌不过冷冰冰的现实。我自己没什么,只是担心学生,怕他们觉得自己的爱心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可有时又觉得自己挺尴尬的,但尴尬的何止我一个呢?

 

后续报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件事儿在脑子里已慢慢淡忘,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4月23日上午我接到那位老师发来的短信:“从4月23日22:30开始,CCTV新闻频道将连续三天播出全国好心人与云南大关孩子间的爱的故事《学生“走光”我哭了》,敬请到时收看!利辉敬!”这时,我才知道,事情可能并非我原先想象的那样简单!这位署名“利辉”的老师当时可能是太忙,把这件事儿给忘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并没有忘记远方牵挂着他和那些可爱的孩子的人们,更何况是一个没有给他们任何帮助的陌生人!

 

晚上22:30分我如约守在电视机旁,当看到毛老师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来自各地的爱心捐赠以及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时兴奋的神情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感动、愧疚……或许都有。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看完的,虽然劳累了一天,但我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睡,毛老师的面孔始终在我眼前不停地晃动。我一直在想,我该怎么办,该怎么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如果不说,这也许就是个秘密,我能逃得了别人,但能逃避得了自己的内心吗?直到夜晚两点,我才昏昏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在短信中向毛老师表明自己的内疚,并要了他的邮箱。当天我就在邮件中写明了事情的经过,并表示自己深深的歉意。没两天,毛老师就回信了,他写道:“谢谢您,看了您的信我也心生内疚,这段时间真的好忙,忙的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您的信收到了好几天可是一直没有时间回复,对不起!我现在手里面有好多的信件,大部分没有时间回复,包括写给学生的,因为我们学生是一年级的占多数,他们根本不会写信,所以我的工作量挺大的,平时又要教学,各种活动也很多,都得参加。所以……唉,请您原谅。其实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不知道辜负了多少好心人的心,谢谢您们,谢谢您的谅解!”看到这里,我已经热泪盈眶……

 

  我知道他们已经不需要帮助了,在毛老师的博客里我发现了他提供的另外两所需要捐助学校的详细地址。不知道出于对毛老师的愧疚,还是为了还自己和学生的一个梦想,我决定捐助其中一所学校。当我把自己的想法给学生说明后,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要捐!”同学忙进行了分工,“文具组”、“书籍组”、“稿件组”……各负其责。就这样,在短短两天内,学生踊跃把课外书、衣服、文具都捐了出来。职博言同学在捐了衣服和零花钱后,笑着说:“把这五元钱也捐了吧,中午我去别人家吃饭。”这我才知道,原来这五元钱是妈妈给他的午饭钱,我忙说:“去我家吃吧!”他说:“没事,我去好朋友家。”一个调皮的孩子都能这样,谁会不为之感动呢?李帅带来一兜衣服,张伯贤、段伏波拿了厚厚的书……两天的功夫,同学们就捐了满满五箱的东西,还有二百多元钱。

 

下午放学,我带着几个学生,把收集来的物品放在自行车后,推着直奔邮局。一路走来,引来路人惊奇的目光,不少人问:“你们是去捐东西吗?我笑了笑,说声没什么就搪塞过去了,我并不想让别人知道,其实就是完成自己和学生的一个心愿。就这样,孩子们的爱心通过邮局寄到了千里之外……

 

编辑小语:看完杜老师的后续报道,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记得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时,心情就是起起落落,杜老师在网上看到的千疮百孔的“水鞋”,让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湿润,心酸,内心有一种莫名的痛,然而当杜老师介绍时孩子们那冷漠的眼神更深深地刺痛了我,我不愿相信这是真实的,我们的孩子会如此地“铁石心肠”,幸好是场误会,孩子们积极热情地捐助让我的心又豁然开朗起来,可谁知又不需要捐助了,这个结果不要说是杜老师,就是我这个旁观者都很难接受,怎么会这样呢,真有点令人难以置信,我的内心滋味百生。今天(6月21日)早上,接到了杜老师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说,事情并不是她想象地那样,她误会了,遂写了这篇后续报道,希望能借我们的栏目向毛老师表示歉意。打开杜老师的文章,看完后我感觉心里暖暖的,甜甜的,眼眶又有些湿润了,但这一次不是心痛,是欣慰,为毛老师,为杜老师,为杜老师的孩子们,也为天下所有默默帮助别人的人。

 

 

2007-06-14  

    毛毛寄语:小杜老师,谢谢您!祝您和您的学生一切都好,好人一生平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