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的缅桂花
——————————————————
作者:毛利辉
一
这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西南边陲小寨。柳荫河缓缓地穿过小寨,安静的水面上不时有来来往往的竹排。河滩上长满了绿草,河堤上烟柳成荫,傣家的小竹楼躲在绿荫中,隐约可以看见牛羊和缭绕的炊烟。
正值夏初,若晨和几位油画系的同学,到傣寨写生。傣寨淳朴的民俗风情、山涧流连的晨岚迷雾、林间的蝉吟蛙鸣、小河的宁静秀雅,让若晨流连忘返。
沿着小河滩往寨子深处走,若晨的眼眸里,渐渐多了些许凝重。出现在若晨眼前的,除了傣寨那若如世外桃源的风光,还有原始的落后与贫穷。
小河滩的转弯处,有一所小学校。竹楼前的黄土操场上,几个衣衫破烂、光着脚丫的孩童,好奇地、害羞地看着若晨。
“你们的老师呢?”若晨问。
“我们的钟老师在那儿。”有个学生朝小竹楼门口指去。
一个的“大孩子”靠在门口,同样用怯生生的眼神望着他。
这个稚气未脱的老师,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一件肥大的蓝衬衣,歪歪扭扭地扎在洗得发白的牛仔裤里。
“你就是这里的老师?”若晨问。
“是的,我今年刚从初中毕业回家,学校原来的那个老师出去打工了,村长叫我暂时在这儿代课。”
“就你一个人吗?没有其他的老师?”
“这里的条件太差,那些正式的公办教师都不愿意到这儿教书,我一个人教三个班。下学年我就不教了,我阿爸叫我到外面打工,也不晓得这些娃儿些杂个整?”那小老师继续说:“我也想把这些娃儿教好,可工资硬是太少了,听说在县城去修房子做点工,每天还能挣十多元呢!”小老师那稚气的脸上充满了向往。
“钟老师,弹珠珠了。”见学生在喊他,小老师蹦蹦跳跳地跑过去了。
二
转眼就毕业了。
成绩优异的若晨,留在省城里找个好的公司是不成问题的。可那个比画还美的小山寨,那个窝屎不生蛆的小山村,那些被泥垢掩盖的微笑、那些重三遍四的补丁、那些羞涩而稚嫩的问候、那些渴求知识的目光,总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地重复着。
瞒着家人和朋友,若晨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支援西部计划。
秋季学期到了,若晨背着行囊来到了傣寨,当起了十多个娃娃的“头儿”,开始了他的志愿者生涯。
山涧的迷雾依旧在林间游荡,小河畔的露珠,在小草的触尖轻轻地微笑。山村的季节,在阴霾的梅雨里,显得更加的湿润。
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报名,热热闹闹,熙熙攘攘。让家长们惊喜的是,傣寨终于有了正式的老师。
三个年级十多个学生分成三个班,朝三面坐在教室里。学校是八十年代修建的,已经破烂不堪。遇到下雨天,屋外大雨,屋内就小雨。
忙碌了一天,虽然感觉好累,若晨心里却乐呵呵的。没有住宿,若晨寄宿在村民家里。
三
阿妹就出生在这个傣寨里。
沾染了柳荫河的灵气,18岁的阿妹出落得亭亭玉立。如河畔婉蔓的烟柳,温柔的羞涩中,不泛傣寨少女的灵气与坚强。只是眼神里总是透露出让人心疼的忧伤。
阿妹从小失去了阿爸,和阿妈阿哥相依为命。因为家境贫穷,阿哥很早就没有读书了。春节刚过就到山西打煤炭,工作虽辛苦、危险,挣得的收入,也够一家人的日常开支和阿妹的书学费。每次看到新闻上说哪个地方发生了矿难,阿妹的心就会紧张好一阵子。
阿妹平时很节俭,很少买过时尚的衣服。穿着阿妈做的衣服,她那种傣家少女特有的清纯、气质、特有的美,倾泻地淋漓至致。
阿妹要打猪草喂猪、做饭,帮阿妈洗洗衣服,然后在自己的小阁楼里看书,或者到不远处的林间草地上,和夏蛙秋虫聊聊心事。
四
阿妹喜欢宁静的小花儿。她的窗前常爬满了蔷薇花、牵牛花,让心情像清淡的碎花,在窗棱的菱角静静地绽放。
夏日常常有低沉的乌云,空气郁闷得想哭。落榜后的她一直很郁郁,常常把忧伤的思绪用文字来倾泻。
那天,若晨到一个学生家给学生补课,正好经过阿妹的窗前。在不经意间,若晨看到了站在碎花帘子背后的阿妹,他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他被她的美丽所迷醉。可为什么如此优柔宁静的姑娘,身上竟然会散发出如此让人无法释怀的感伤?
五
当老师是阿妹一直以来的心愿。可今年高考,阿妹却因为只差两分,没考上自治州的师范专科学校。
那天阿妹吃完饭,抱着一本书,又走进湿湿的林荫小道。落榜后这么多天,她习惯一个人在寂静的山林里漫步。消失在绿荫中,留下淡淡的落寞,淡淡的忧伤。
蜿蜒嶙峋的山影在蝉鸣中,显得是那么的静谧与黯然。夏秋的风,流溢着的绿意落败的雍容。黄昏后,那些落日的余辉,总带着浑黄的伤感,让阿妹的忧郁倾泻了一地……
若晨喜欢看秋的叶子,随季节一片片飘零。
每天课余时间,若晨总爱背上心爱的画架,影画傣寨世外桃源般的风景。那些若无的朝雾、那些绿中竹楼的廓影、那些牛郎、那些炊烟、那些满山的红叶、那些傣家女子的晚浴,出现在若晨的画里时,总有一缕风轻轻吹过……
那天若晨画累了,在落日的红霞中,他不觉得成了一道寂寞的风景。
突然有好多感伤,好多好多话想找人诉说。可他除了白天和学生交流之外,几乎找不到说话的理由,因为傣寨的语言,也因为内心世界的无法沟通。
“你的画好美,老师。”不知什么时候,阿妹站在若晨的身后,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
看着若似雨中芙蓉的阿妹,若晨的脸上有些惊喜。
聊了好多,一个下午。
聊阿妹的伤感,聊若晨的哪个城市第二路公交车,聊下午的夕阳,聊夜晚的风和月……
时间过得很快,不觉间树梢爬上了一弯晓月,山晓在月光中静谧下来。
旁边的柳荫河水依然潺潺地淌着。
“你应该继续读书,小妹。”看着阿妹,若晨的眼中充满了期望。
“可是都开学这么多天了,补习学校肯定不会收的。”
“你可以作为社会考生参加考试嘛。”
在若晨的鼓励下,阿妹对自己又有了信心。
六
往后的日子,阳光总是那样温柔,那样明媚。
下午三点,小妹总是准时得到学校,为若晨捎来一些新鲜蔬菜,
(时间关系,这几篇文章都没有完成,如果您有兴趣,请您多多批评或者续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