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丹:后妈不让我读书
文/毛利辉
从昆明回来,路过会泽迤车镇已是中午时分,肚子发出了咕咕的声响,该吃饭了。同行《昭通日报》的铁老师是回族,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回族餐馆。
刚进门,一个乖巧的小女孩便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座,沏茶倒开水忙得不亦乐乎。小女孩十来岁的样子,个子单调瘦小,穿一件比自己身个子大很多的衣服,但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当我们奇怪她这么小为什么不读书的时候,她那伤心的泪水便从眼睛里流了出来。
于是有了今天这个伤感的故事。
小春丹今年11岁,家住昭通市昭阳区某某乡某某村十三社(对于这个地址小马春无法叙述清楚)。三岁时,因为一场疾病,母亲抛下了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女儿,独自离去。从此,年仅三岁的小春丹和刚满月的妹妹马春娟,和患有小儿麻痹症、耳朵也有残疾的父亲马燕良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异常的艰难。
小春丹一家三口的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也还洋溢着简单的快乐,父亲甚至举债让小马春到了龙迅小学读到了三年级。可“好日子”不长,小春丹九岁时,经人介绍,父亲娶了一个双眼失明的后妈。自此以后,小春丹和妹妹原本“快乐”的日子就再也没有了。
瞎子后妈没有结过婚,父亲是她的“初恋”,对春丹的父亲好,但对春丹两姊妹“凶得很”。每一天不是打就是骂,有时饭都不准姊妹俩吃。2005年9月,刚进三年级教室上了一个星期课的小春丹,被眼瞎的后妈从教室里拉了出来,从此就再也不让春丹踏进教室,安排给她的是每天繁重的体力活,还有必不可少的功课:打骂。班主任老师曾多次到家里面作工作,都被没有良心的后妈骂着赶了出来。
“那你的爸爸不管你吗?”
“爸爸不敢管,如果爸爸送我去读书,后妈就要和爸爸离婚!”小春丹说。“爸爸把我们拉扯长大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不想让他再这样一个人……”泪水再一次从小春丹眼里滑落出来。
受不了后母的摧残,小春丹离家出走了。开始小春丹在昭通城的一家回族餐馆“打工”,一个月有150元的收入。后来展转了很多家餐馆,在亲戚的介绍下,半个月前她来到迤车这家餐馆做工,老板娘娘看她可怜巴巴的,就给她安排了最轻松的活,且工资涨到了200一个月。
“我读不成书了,我出来苦点钱来给我妹妹读书……”这么成熟的话语,居然是出自眼前这才刚满十一岁的瘦小女孩嘴里!十一岁,本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可小春丹却在社会上打了两年的工,受尽了老板的苛刻、客人的刁钻!看着一脸稚气的小春丹,我不敢相信这个刚满十一岁的小女孩已经在外流浪了两年。我的眼泪禁不住在眼睛里打转。
我们问她:“你还想读书吗?”小春丹用和年不相符合的口气说:“想读,不读书找不到好的工作。”
小春丹说,读书的时候自己的成绩一直不错,在她的映像里,九岁时的一次考试,语文100分,数学80分。或许这是一个模糊的映像,但小春丹却一直牵挂着这个成绩,或许只有这样,在给客人沏茶倒水甚至被客人大声叫骂时心里才会有一小点安慰。抑或,这个成绩单将伴随她的一生。
“我们都很可怜她!每天只让她给客人泡泡开水,扫一下地,其他的事情都不让她做……”见我们关心着小春丹,从厨房出来的老板娘说。
当我们问她想回家吗?小春丹立即回答:“不想,只是想妹妹,不知道后妈又怎样打她?”从小春丹的眼神里,我们好象又看到那拇指粗的棍棒,不停落在柔弱的九岁小女孩身上的情景,以及痛苦的哭叫、求饶……
“现在的老板娘对我很好。把我当亲人看待。我在这里比家里好多了!”小春丹说。
这家老板娘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一个人带着读高二的孩子生活。路边餐馆的生意不好,日子也过的很苦。“如果我有这个能力,我也会送她去读书的!”老板娘说。
当我们说可以找好心人资助她读书,问她愿不愿意继续回家读书时,小春丹又哭了,从小春丹断断续续的眼泪中,我们得知:半年前,小春丹在另一家餐馆打工,一位好心的人看她可怜,给了她五百元钱叫她回去读书,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钱的小春丹兴高采烈地拿着钱回去,殊不知等待她的是后妈的一顿毒打,钱也被后妈全部没收。没有办法,她有重新回到打工流浪的生活。
听到这里,餐馆老板娘也流出了眼泪:“只要有好人愿意资助她,我可以去给我们这里的老师说,让她就在我们这里的学校读,可以住在我家里。”
老板娘说,这里的学费不高,一学期一两百,生活费每个月也就一两百。
走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依依不舍,千言万语叮嘱着,请老板娘一定要照顾好小春丹。
客车行了好远,餐馆前小春丹瘦弱的身子模糊了,但那期盼的眼神却越发地刺痛着我们的心……
小春丹现在打工餐馆的电话:0874--5671882
直接拨打可以找到小春丹,也可以和老板娘直接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