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师的诗意生活:春天,我和野炊有个约定
也许,您压根儿就不会相信,在这个高寒边远、据说拉屎都不会生蛆的地方,与世隔绝的我居然能生活得这样快活!
您看这些生活的切片:
(一)这个早晨没有雾
不像很多早晨一样,这个早晨没有雾。阳光老早地就从窗外洒射进来,让这间被密林包围着的既是教学楼又是宿舍的小屋,变得温文尔雅、极其好看,充满了温暖、生机、活力与希望。窗外的葱茸,竟让几芽嫩绿伸进了小屋的窗户,野葡萄和一些藤类植物也爬上了窗台;一群又一群闪着翅膀的蜻蜓、五彩斑斓的蝴蝶、喜欢采花的蜜蜂、灵巧善唱的小鸟,都相约着来给我问好,问我昨晚一个人的梦该清静?
在那暖暖的阳光中,我习惯地比划着各种动作,让窗前的砧板、菜刀、火炉上小锅、铲子发出和谐、美妙的声响。两三个黄椒拌着青翠嫩绿的莲花白,翻滚的颜色不断地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砧板上的回锅肉、洋芋丝和蒜苗还在排着队,等待温度与佐料的调理;电饭煲里,本地农二哥们生产的香米,不失时机地散发出了它那独特的味道,不禁让我有了强烈的食欲。
这时,那些花鸟树蝶蜂便会不约而同地到我的窗前,跳舞的跳舞,唱歌的唱歌,同时闻闻春风拂起的菜肴香味,顺便分享着我的小康生活。
(二)清晨,有阳光在微笑
阳光已经完全洒满大地,从四面八方通往学校的小路上,渐渐地有了零碎的脚步声。不多一会儿,原本宁静的校园里,就有了山娃们的嬉戏欢笑声。
“老师,我妈妈叫我给您提点菜来。”一个瘦小乖巧的男孩,手提一小袋新鲜的竹笋,怯生生地站在门口。“这是我爸昨天才从山上打回来的,我妈说新鲜的好吃。明天我还要给您提一袋来。”小男孩的声音羞涩,却不容我拒绝。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刚好照射在他的脸上,那干净稚气的小脸好让人喜欢。
不经意间,小屋里就又多了洗衣粉袋子装的山米、棕叶子捆的山珍野味;刺奶苞、竹笋、各种野生的菌子、鸡蛋、洋芋、小块的腊肉、蒜叶、芹菜、酸菜等等时新蔬菜瓜果、野味家味,在小屋里堆起了一座小山。
(三)山娃也有“肯德基”和“麦当劳”
中午的时光,在那简单的教室里,我授予山娃们一些传统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和他们分享着装猪草的背箩和山坡上牛羊以外的一些轶闻趣事,时间也就蛮松闲地过去。
课间十五分钟,山娃们便拿出了他们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当然也忘不了“招呼”我一份,我也乐得!因为很多时候,他们会故意多带一些,来表示对我的尊敬之情;如果我们收下了,并能和他一起吃,他就会感到很开心,说明老师很喜欢自己!
山娃们的午餐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同学们午餐的种类也大至差不多。花样翻新的频率,同家境也有很大关系。家境差些的,常年保得住红薯洋芋花生等就不错了;家境好些的,就会把红薯洋芋花生换作一些苹果、糕点之类的山外美味;或者是在离学校不远的山上“小店”里,用零角角钱换上一两包方便面,那就非常不错了。
(四)某个傍晚,我们有个野炊的约定
某个下午放学早,太阳刚往西边偏离了一点,阳光还在林子里晃悠,寻觅着漂亮的山花和顽皮的虫子。心情或许还算不错,干脆留下几个离家近的同学,一起淘米、洗菜、拾柴、生火,在学校旁的空地上搞起了野炊;青青的炊烟在山娃们的手里,变化着花样,缭绕着飘上了蔚蓝的天空;两三个女生则洗菜,流水潺潺声伴着小姑娘们清脆的笑声在欢溅;喊了两个男生,我们跑到旁边的林地里,在点点片片的繁花中掐了些青翠欲滴的薄荷,顺便在林间的腐叶里抠些折耳根,来凉拌一个“清凉一夏”……
开饭了,当然很香。品尝着可口的山珍野味,吮吸着春风拂过山坡带来的野菊花、兰花和那些不知名花的清香,心情就格外的舒畅;山坡上、树林间,大片大片的山花开得正是烂漫,红的野菊花,白的小丁香,黄白相间的杜鹃花,竞相在微风中向我们讨好,是不是想吃我们的美味?
呵呵呵……
(五)竟然,我们都忘记了还有家庭作业
饭饱了之后,我和山娃们竟一起“忘记”了他们的作业,我们一起玩起了“弹珠珠”“捅马蜂”“跑二拉三”等原始的游戏,于是山涧中就回荡起了无尽的欢笑声;这些自创、廉价的游戏,就是山娃们童年的全部快乐……
正当意犹未尽的时候,天却渐渐黑了下来。我不得不发出一些让他们不太喜欢我也不太愿意的指令。
山娃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通往四面八方的小路上,消失在落下的夜幕中。
然后,校园里又恢复了宁静。
剩下的,是无尽夜幕中我空洞的眼神,落寞的心。
(六)寂静的夜,小店的酒
时间到了夜晚。这时候是清静的,同时也是寂寞的。如果小万老师回家去了,那山野和小屋里就更是孤静的。这时,就会想念起“充满激情且真诚”的家伙——酒。
酒,要走过一片密林,来到离学校十分钟路程的“货店”才能买到。
这是山上唯一一家卖“百货”的小店。经营小店的老板娘是一位老奶奶,胖得出奇,那种胖,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病魔在作怪。由于实在太胖,上坡去做农活是不可能的,于是她就摆一个“摊子”,攒些零花钱。卖的“货”无非就是一些两三角到几块不等的零食、烟酒,也会有饮料之类的,但都不是很好的那种。她的客户绝大多数是我们学校里的学生,尽管学校有三十三个同学,每天都能在她那里消费上几角钱的学生并不多。她那里最贵的货物,是一种叫做“龙泉”的香烟,五块一包,但是销量不大,因为山民们不会买那么贵的香烟,我是不抽烟的,只有我们学校的小万老师抽那种烟。所以,她那最贵的“货”,等于就专门为小万老师一个人进的,一两个月或者半年能卖完一条。
我呢也算她最大的客户之一。很多时候懒得煮饭,就会到她那里买上一两包五角的方便面回去冲开水。若是遇到老人家在吃饭,她便会热情地招呼:“毛老师吃饭,吃饭。”但一旦听说是来买方便面,也就不再勉强你吃饭了,老人家反映是职业性的:立即挪动着超胖的身体,在奇胖的腰身上,翻出钥匙打开她睡的房间(也是她经营的店面地所在),迅速地拿出方便面,吹吹灰递过来:“唉,又涨价了……”每一次她老人家都会这样嘟哝。看见我拿着方便面就要走,刚坐上桌子的她又说“就在这里泡来吃嘛?”我就说:“算了算了,您老慢慢地吃饭,我就不耽误您了。”呵呵,老人家笑了,“你们年轻人就是客气,开水又不是值好多钱的!”说着,又开心地笑了。老人家当然高兴,毕竟又有了几毛钱的收入嘛。呵呵……
偏了主题,还是回到这晚上孤静的时光和酒的问题。
买好酒,回到学校小屋,关上那漏风的小木门,拉下窗上的帘子。帘子上的那一朵朵碎花,隔绝了外面漆黑的夜。
伴一酌清酒,饮两曲古筝,翻开《读者》,或是《爱人》,外面的世界,也就离得不远了。
在书里徜徉,头脑渐被那些清凉的液体散乱着。
不一会儿,居然就有了和梦里人相见的想法……
醒来的时候,已是天肚子发白、大公鸡唱歌的时候了……
呵呵,晚安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瓦房生长在陡峭的悬崖上,在这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角落,瓦房人以他们固有的姿态,世代刨土为生,贫瘠苍凉的土地、消瘦的老黄牛、云雾中的山影、暮昏中的炊烟让瓦房人的生活得很朴实,很简单。
2004年末秋,我从回龙村完小调到这个地方,与瓦房小学的33个孩子为伴。瓦房小学坐落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四周长满了各种树木,林荫间开满了各种素淡野花。两层楼的小平房前,有一小块稍微平整的泥笆地,就是孩子们游乐的操场。
学校离集市和农户都比较远,不会受到外界的打扰,使这个学校的生活显得与众不同。听我讲述之后,或许您会和我一样,喜欢上这个纯纯的地方。请看:
山村教师的诗意生活:我和春天有个野炊的约定
(一)云雾、阳光和清晨的花香。
清晨,漫山的云雾散开后,阳光就从窗外洒射进来,这间被密林包围着的既是教学楼又是宿舍楼的小屋,顿时变得温文尔雅、极其好看,充满了生机、活力、温暖与希望。
春夏季节,窗外的葱茸,会让几芽嫩绿伸进了小屋的窗户,野葡萄和一些藤类植物,从春天爬到秋天,爬上窗台,蔓过窗棱,往屋里面招手;一群又一群闪着翅膀的蜻蜓、五彩斑斓的蝴蝶、喜欢采花的蜜蜂、灵巧善唱的小鸟,都相约着来给我问好,问我昨晚一个人的梦该清静?
在那暖暖的阳光中,我习惯地比划着各种动作,让窗前的砧板、菜刀、火炉上小锅、铲子发出和谐、美妙的声响。两三个黄椒拌着青翠嫩绿的莲花白,翻滚的颜色在阳光中不断地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砧板上的回锅肉、洋芋丝和蒜苗还在排着队,等待温度与佐料的调理;电饭煲里,本地农二哥们生产的香米不失时机地散发出了它那独特的味道,引诱着我的食欲。
这时,那些花鸟树蝶蜂便会不约而同地到我的窗前,跳舞的跳舞,唱歌的唱歌,同时闻闻春风拂起的菜肴香味,顺便分享着我的小康生活。
(二)泛白的洗衣粉袋子、小米、竹笋以及无公害的感动元素。
当阳光逐渐洒满大地的时候,通往学校的几条小路上,渐次地有了零碎的脚步声。不多一会儿,山娃们的嬉戏欢笑声就占据了原本宁静的校园。
“老师,我妈妈叫我给您提点菜来。”瘦小乖巧的一个男孩,手提一小袋新鲜的竹笋,怯生生地站在门口。“这是我爸昨天才从山上打回来的,我妈说新鲜的好吃。明天我还要给您提一袋来。”小男孩的声音羞涩,却不容我拒绝。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刚好照射在他的脸上,那干净稚气的小脸好让人喜欢。
不论春夏秋冬,山娃们总是为我的小屋里添放些洗衣粉袋子装的山米、棕叶子捆的山珍野味。刺奶苞、竹笋、各种野生菌子、鸡蛋、洋芋、小块腊肉、蒜叶、芹菜、酸菜之类的时新蔬菜瓜果、野味家味,总会在恰当的时节,神秘地出现在我的小屋。这些无公害元素总会让人有种泪水的冲动。
(三)山娃书包里的“肯德基”和“麦当劳”
山娃们的家分散在四周的山上,近的要走半个小时,远的则需要一两个小时,所以我们上课只能在中午。早上十点半到下午四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在那简单的教室里,我授予山娃们一些传统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和他们分享着装猪草的背箩和山坡上牛羊以外的一些轶闻趣事,几个小时也就蛮松闲地过去。
课间休息时,山娃们便拿出了他们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当然也忘不了“招呼”我一份,我也乐得!因为很多时候,他们会故意多带一些,来表示对我的尊敬之情;如果我们收下了,并能和他一起吃,他就会感到很开心,说明老师很喜欢自己!
山娃们的午餐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同学们午餐的种类也大至差不多。花样翻新的频率,同家境也有很大关系。家境差些的,常年保得住红薯洋芋花生等就不错了;家境好些的,就会把红薯洋芋花生换作一些苹果、糕点之类的山外美味;或者是在离学校不远的山上“小店”里,用零角角钱换上一两包方便面,那就非常不错了。
(四)某些春天的傍晚,我们有个野炊的约定。
有些时候下午放学早,太阳也就刚往西边偏离了一点,阳光还在林子里晃悠,寻觅着漂亮的山花和顽皮的虫子。心情抑或还算不错,我也就干脆留下几个离家近的同学,一起淘米、洗菜、拾柴、生火,在学校旁的空地上搞起了野炊;青青的炊烟在山娃们的手里,变化着花样,缭绕着飘上了蔚蓝的天空;两三个女生则洗菜,流水潺潺声伴着小姑娘们清脆的笑声在欢溅;喊了两个男生,我们跑到旁边的林地里,在点点片片的繁花中掐了些青翠欲滴的薄荷,顺便在林间的腐叶里抠些折耳根,来凉拌一个“清凉一夏”……
开饭了,当然很香。品尝着可口的山珍野味,吮吸着春风拂过山坡带来的野菊花、兰花和那些不知名花的清香,心情就格外的舒畅;山坡上、树林间,大片大片的山花开得正是烂漫,红的野菊花,白的小丁香,黄白相间的杜鹃花,竞相在微风中向我们讨好,是不是想吃我们的美味?
呵呵呵……
(五)竟然,我们一起忘记了家庭作业。
饭饱了之后,我们竟一起“忘记”了他们的作业。女娃子跳起了橡皮筋,我则是应邀参加男娃儿们玩的“弹珠珠”“捅马蜂”“跑二拉三”;或者干脆挖几陀粘性很强的黄泥巴打玩具车,捏小泥人;这时候,欢笑声就在山涧中尽情地回荡。
正当意犹未尽的时候,天却渐渐黑了下来。我不得不发出一些让他们不太喜欢我也不太愿意的指令。山娃们甩着书包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通往四面八方的小路上,消失在无边的夜幕中,山林和校园又恢复了宁静。留下了天边那渐渐模糊的山影和和我孤寂落寞的心。
(六)寂静的夜,小店的酒
时间到了夜晚。这时候是清静的,同时也是寂寞的。如果是月黑天或者雨雪天,那山野和小屋里就更加孤清了。这时,就会想念起“充满激情且真诚”的家伙——酒。
酒,要走过一片密林,来到离学校十分钟路程的“货店”才能买到。
这是山上唯一一家卖“百货”的小店。经营小店的老板娘是一位老奶奶,胖得出奇,那种胖,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病魔在作怪。由于实在太胖,上坡去做农活是不可能的,于是她就摆一个“摊子”,攒些零花钱。卖的“货”无非就是一些两三角到几块不等的零食、烟酒,也会有饮料之类的,但都不是很好的那种。她的客户绝大多数是我们学校里的学生,尽管学校有三十三个同学,每天都能在她那里消费上几角钱的学生并不多。她那里最贵的货物,是一种叫做“龙泉”的香烟,五块一包,但是销量不大,因为山民们不会买那么贵的香烟,我是不抽烟的,只有我们学校的小万老师抽那种烟。所以,她那最贵的“货”,等于就专门为小万老师一个人进的,一两个月或者半年能卖完一条。
我呢也算她最大的客户之一。很多时候懒得煮饭,就会到她那里买上一两包五角的方便面回去冲开水。若是遇到老人家在吃饭,她便会热情地招呼:“毛老师吃饭,吃饭。”但一旦听说是来买方便面,也就不再勉强你吃饭了,老人家反映是职业性的:立即挪动着超胖的身体,在奇胖的腰身上,翻出钥匙打开她睡的房间(也是她经营的店面地所在),迅速地拿出方便面,吹吹灰递过来:“唉,又涨价了……”每一次她老人家都会这样嘟哝。看见我拿着方便面就要走,刚坐上桌子的她又说“就在这里泡来吃嘛?”我就说:“算了算了,您老慢慢地吃饭,我就不耽误您了。”呵呵,老人家笑了,“你们年轻人就是客气,开水又不是值好多钱的!”说着,又开心地笑了。老人家当然高兴,毕竟又有了几毛钱的收入嘛。呵呵……
偏了主题,还是回到这晚上孤静的时光和酒的问题。
买好酒,回到学校小屋,关上那漏风的小木门,拉下窗上的帘子。帘子上的那一朵朵碎花,隔绝了外面漆黑的夜。
伴一酌清酒,饮两曲古筝,翻开《读者》,或是《爱人》,外面的世界,也就离得不远了。
在书里徜徉,头脑渐被那些清凉的液体散乱着。
不一会儿,居然就有了和梦里人相见的想法……
醒来的时候,已是天肚子发白、大公鸡唱歌的时候了……
呵呵,晚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