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李少红致敬

(2007-01-19 16:25:49)
   尽管电影院的电子屏幕上,热情洋溢地打出了“欢迎《门》作者、著名恐怖小说家周德东光临”字样,其实我并不是以原著的身份,甚至不是以一个恐怖小说家的身份去看《门》的,而仅仅是一个普通观众。
  我和李少红只见过一面——2004年我们坐在咖啡馆里谈小说《三岔口》的电影改编权,大约两三个小时,之后各忙各的。直到2007年1月18日《门》首映,我接到李少红方面的电话,邀请我参加《门》的电影首映式和新闻发布会,我没有去。
  这一天,我请我的单位——《青年文摘》杂志社60余人来到北京华星影院观看了《门》。
  老实说,最初我是以批判的心态去看《门》的。我是一个“恐怖制造者”,一直在抱怨中国的恐怖电影不争气,正摩拳擦掌,准备自己上阵导演一部恐怖电影。然而,李少红给了我一个意外。
  《门》是给有层次的观众看的。
  把它称为商业片似乎不准确,它其实是一部文艺片。商业电影必须是一个通俗的故事。正像周德东不能容忍自己去写浅薄的鬼故事吓人一样,李少红似乎也不能容忍自己用胶片讲一个迎合大众的通俗故事,依靠音响和画面把人吓得浑身冒冷汗,然后口口相传,带来票房上涨。正如当下某些电影,唯一的功能就是把广大观众逗得哈哈傻乐,于是红遍全中国。
  李少红在认真地拍一部作品。《门》讲述一个男人因为爱杀死了自己的女友,并把她埋葬在墙壁中。叙事方式很新奇。尽管创新是有风险的,尽管高级的作品往往曲高和寡,不会带来商业上的更大收益,但是她无法使自己低级下来。
  因此,我向李少红致敬。
  很多评论总是把我的原著当成《门》的一个坐标,我觉得毫无必要。实际上,电影《门》和小说《三岔口》相比,已经面目全非。我们应该抛开原著的牵绊,把《门》当作一个独立的作品去评议。我喜欢《门》里的魔幻手法,有些地方省略了必要的交代和承转,很跳跃。观完全片,实际上它的内容很现实,逻辑很严密。整个电影体现了李少红的唯美和抒情气质。
  另外,近期看了几个“大导演”的电影之后,我十分失望,他们除了抖搂宫廷那点艳事,就无能干点别的了。一律形式大于内容。李少红给我们带来了新东西。至少《门》讲了一个现代故事,而且是一部另类的惊悚题材。
  我喜欢搞点新意思。
  还要提一句,陈坤在《门》里的表演很出色。
  从通俗意义上讲,《门》似乎不够恐怖。李少红的力道没有全部用在恐怖上,她在描画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悬疑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过,只要仔细品咂这扇《门》,就会感到骨髓发冷。因为,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1月18日
我在华星影院看《门》
向李少红致敬
 
向李少红致敬
 
 
向李少红致敬
 
 
感谢世纪金豹发行公司董事长王守乐先生,当晚为我举行酒会。感谢王寒柏先生主持。
 
向李少红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