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没有细看文章,以为这个王中和是原赤峰市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中和。其实,两个王中和毫无关系。今天我就说说后一个王中和。
2008年1月,因为赤峰市长徐国元腐败案落马,上级派来了新的市长王中和,他来之前我周围的人就知道是我的同学,怎么知道的我很奇怪。周围的有些人跟我说起这个新来的市长,语气、神态、以及对待我的亲近程度都让我感到不舒服。
我和王中和是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赤峰师范学校第一届学生,那一届中文科我们两个班,他在一班,我在二班。当时有个很有趣儿的现象,我们班的同学大多热衷于写作,他们班的同学大多热衷于当官,所以,我们班当作家的多,比如成为著名作家的鲍尔吉·原野,桑苗,刘姝妹等。一班的同学大多都当了大小不一的官。
我和王中和走的路不同,毕业参加工作,我一心一意写作,他从了政,因为是同学,他升迁过程和走过和路我还是关注一些。
念书时,班级挨着班级,对他有一些了解,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沉稳、成熟、勤于思考。比如课间我们同学经常在教室门前打排球,做游戏,他从来不参加,坐在教室里看书或者跟同学说话。
我对当官的理解是做事要考虑对老百姓有没有利,不要贪,俗话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这两点很重要,要是做到这两点,就能当个好官。
毕业后我第一次见到王中和是1988年的夏天,我在阿鲁科尔沁旗政协工作,赤峰市政协在林西县召开文史资料协调会,我随着旗政协主管文史资料的副主席和办公室主任去开会,开幕时王中和坐在主席台上。他是林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以领导的身份讲了话,大致内容是支持文史资料征集工作,欢迎各旗县政协领导及工作人员来林西参加会议。中午会餐,他特意来到我们这桌向大家敬酒,特意和我碰了杯,他向在座的人说明和我是同学。我很自卑,人家是副处级,我是个没级别的秘书,差距太大了。我们旗政协的副主席让我向王部长敬酒,我撑着笑容给王中和敬了酒,他离开桌时,特意跟我说了几句话,让我抽时间去他办公室坐坐。因为会议日程和议程紧张,我没有去他办公室。
第二次见面是2013年的5月份,他当赤峰市委书记,来我所在的赤峰日报调研。我们报社有四个赤峰师范学校1977届中文科的毕业生,那三个同事没有露面,我国思俯他来报社是不是和这里有他的同学,来看看同学,也显示他的地位?
他先去了报社的印刷厂,又去了晚报,然后来到我们汉文编辑部,走进采编室的门口,看了看屋子,屋子里的编辑们都从格子里的电脑前站起来,对他表示欢迎。他刚想转身离开,看见我站在两排格子之间过道的左侧一个格子里,微笑着走过来,伸出手和我握手。跟在他身边的社长向他介绍我是老记者、老编辑、新闻部负责人,是报社的骨干。他对社长说,你不用介绍,我们是同学,他是写小说和散文的作家。然后问我又写了什么,生活、工作可好。我回答了他的问话。他跟我聊几句,继续朝里边走。我一直望着他走出屋子。
有的同事不知道我和他是同学,惊讶市委书记为啥跟我握手?跟我说话?有的同事走过来跟我开玩笑,握着我的手说:“书记没跟我握手,我握握你的手,算作跟书记握手了。”
2025年2月1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中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时他已经退休四年。有个同事在网上看到消息给我打电话,说了一句半开玩笑的话,王中和不如像你一样写小说和散文了。
是的,人不需要升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生活,一生平安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