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告文学:康友石与墨竹

(2018-11-15 08:43:00)
标签:

陕西省

名家名作

画家

编辑

作者

分类: 文化

画家康友石,也是执著的康友石。画家是他的职业,创作颇丰;而执著是他四十余年专画墨竹,其余什么都不画。报告文学:康友石与墨竹

康友石1961年生于北京,大学学历,用他自谦的话说,文凭有两个,但是,都不是名校。画风上,对于宋、元、明、清等历代墨竹大家,他都潜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墨竹情有独钟,以真竹为师,实地勘察,细致观察,反复揣摸,用心灵和墨竹交流,在他的心目中,墨竹很有灵性。学习前人,不是学习皮毛,而是学习前心的心理,不以临摹其迹为能事,而是体察内在的功力。长期坚持,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追求非常明确,是于画中似与不似之间。他很有心得地说,绘画是功夫画,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心和恒心,没有几十年的反复研习,训练,是不可能达到一定高度的。

元气淋漓毓神秀,高堂白日风雨寒。用这首诗来形容康友石的墨竹,再合适不过了。观其所画的墨竹,清秀、疏朗、冷逸。风格直追宋元诸家,欲与古人争一席。欣赏他画的墨竹,有如清风拂面,一扫当今画坛粗俗、狼籍之画风,其博釆众家之长,终以造化为师,是一位入古出新,卓然自立的画家。

总结一下康友石的画,有如下几个特点:

气韵生动,其墨竹形象生动,自然,形似之外,更写出了竹之神韵;

位置经营,置陈布势,变化万千。出神入化。学过画的人都知道,构图是绘画创作的一大难点,画家终日纠结其间,这是评价一位画家高下的一个重要看点,康友石堪称个中高手;

笔墨功力深厚,浓淡干湿,力透纸背,生枝布叶均极到位,是一位以功力见长的画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文学修养深厚,诗文书法俱佳。

画者,寂寞之道也,康友石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于墨竹研究,默默耕耘,不求闻达于世,但求画出可传千载之画,潜心于艺,静以修德,厚积而薄发。遍观当今画坛,能潜心于艺,淡泊名利,于艺术研究,卓有成就者,廖若晨星,这也是先生难能可贵之处。

康友石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好像着了魔似地迷上了绘画,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研习中国传统艺术,笔耕不掇。他开始学习绘画,临摹古今名人名作,学习前辈大师各种技法,逐步打下坚实基础。

康友石的墨竹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不断地追求变化,在墨竹的形态及神韵上,博采众长,细腻精致,笔笔晕染,栩栩如生,达到一种精致美的境界。

他的墨竹,有的小桥流水,有的气势磅礴;有的意境深远,有的行笔刚健有力;看他的墨竹,时而坚凝,树林茂盛,云气浮动;时而浓淡有致,虚实远近,空灵飘逸,大自然当中的那种云蒸霞蔚的壮丽景观,在他的墨竹画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和张杨,人们看后不禁感叹,千姿百态的墨竹,五彩纷呈的大美自然。   

他的画的最大一张墨竹,2.4米长,1.2米宽,画了十几天。这种大画古人基本不画,他见过李苦禅用一支超大的毛笔,在地上画过一张如此大的一张画,应属于放大版的墨竹吧!他一直认为,画不应求大,而应求精。他之所以画这么大的一张,是应他朋友的要求画的。在网上看了他这张画的网友留言说:周末轻轻又来到,问候随风飘,不在枝头绕,吹开心花乐陶陶。祝福正当时,不言晚和早,只把喜来报,报得福临门,报得吉祥照,愿你周末开心笑!另一网友留言:欣赏魅力墨竹,感染力很厉害,在一位高层次人的影响下,周围的人全都友善亲和,心理健康,泽世济,大家都愿意与康友石画家这样有素质的人为朋友,走进高层次,让自己有质感,大气容人,潇潇洒洒,常赏竹,高风亮节!

康友石怀着虔诚的心情,把把对墨竹的热爱倾注于画笔之中,因为受,因为真诚,用心研究画竹的技法,探究其神韵,造就了他扎实素描功夫,写实的功底,高超的技法,使他的画作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暨最具有替质的收藏价值。

呕心沥血,功到自然成,他的作品获得过各种奖励,有多家国家级主流媒体和各类报刊杂志追踪宣传报道,其精品力作深受国内外收藏家们的青睐追棒。

载《名家名作》2018年5期 作者 吕斌  编辑 王振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