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哈尔河流经的那片原始草原

(2018-05-11 09:43:26)
标签:

内蒙古

草原

原始

北方

蓝天

分类: 文化

载《中国林业》2018年4月上刊 编辑 刘泽英

黑哈尔河流经的那片原始草原

吕斌 

一条河横贯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北部,在它的两岸形成了一片婀娜多姿的草原,蒙语称之为黑哈尔河塔拉。黑哈尔河流经的那片原始草原

黑哈尔河塔拉是蒙语,汉语的黑哈尔河是山坡上发源的河,塔拉是草甸子。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北部赛罕塔拉苏木的西部,是阿鲁科尔沁旗著名的大甸子之一,1983年联合国畜牧业专家到黑哈尔河塔拉考察时,称赞这里是最好的大草甸子。

我的家乡是阿鲁科尔沁旗荞麦塔拉乡,1984年在阿鲁科尔沁旗政协工作时,多次去过黑哈尔河塔拉。

黑哈尔河塔拉得名于黑哈尔河,黑哈尔河发源于阿鲁科尔沁旗北部的罕山脚下沙布冷山,流经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巴彦包力高、罕苏木、扎嘎斯台几个苏木,沿河两岸自然形成很多的大草甸子,黑哈尔河塔拉是黑哈尔河流经赛罕塔拉苏木一段而形成的一个大草甸子。黑哈尔河塔拉是整个黑哈尔河流域最大的一个草甸子,是黑哈尔河流域最富饶的地方。黑哈尔河流经的那片原始草原

黑哈尔河塔拉东西宽南北长,东西最窄处5公里,最宽处10公里;南北长60公里,总面积220多亩,整个大草甸子形状是东西窄,南北呈长梯形。

黑哈尔河塔拉的西部及西南部,一眼望去无边无际,连绵起伏的沙坨子,沙坨子与坨甸子相间分布,很多坨甸子由于水位低,常年积水,形成一个个小泡子,泡子里有鱼游动;在沙坨子上长有红柳、黄柳、金鸡儿、沙打旺等灌木和各种花草。北部是连绵不断的大山,其中有著名的巴勒山,山峰比较平缓,山上是树高草盛,风景宜人。东边沿黑哈尔河塔拉的边缘仍然是一条较窄的沙带,沙带外面又是小山和大山,著名的套海罕山就横卧在黑哈尔河塔拉的东边,再往东南与乌林塔拉、查干塔拉、查奔塔拉和塔拉套力改(五个脑袋的山)联在一起,最南部与扎嘎斯台苏木相接。黑哈尔河流经的那片原始草原

阿鲁科尔沁旗最著名的大河黑哈尔河,从北向南,从黑哈尔河塔拉中间穿过,由于黑哈尔河塔拉东南低,西北高,黑哈尔河从北向南奔流,波涛汹涌,奔流不息,河里的鱼类很多。

在黑哈尔河塔拉的东北边缘地方,有两处著名的地方,一个是衙门,另一个地方就是在衙门南边的赛地花。在黑哈尔河塔拉的东南角部有一个小山包,叫特花,非常有名,据民间传说,衙门是过去的王府,民间相传大约在公元1662年,清朝康熙年间,巴特尔王爷就住在这里,1984年代王墓还在衙门的东边的山包上,王爷与大臣们经常到衙门南边的山包上集会或者判案等,因此,这个山包取名叫赛地花。有一次王爷去南部打猎,来到天山,这个天山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重名,天山上住着额勒登布,是王爷的叔叔,非常有权威,王爷打猎到天山后,就上山看望他的叔叔,一进屋,他叔叔连炕也没下,叫佣人拿一张牛犊子皮铺在炕上,叫王爷坐下,吃乌勒木,就是炒米拌奶子。王爷非常生气,回去后在赛地花召开王宫大臣会议,把他叔叔判五马分尸的极刑,五匹马把他叔叔拖到黑哈尔河塔拉的东南部一个小山包时,额勒登布已经被分尸,故此这个小山包叫特勒花,传到今日叫成特花。

黑哈尔河塔拉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大甸子,过去专门是王爷、贵族、牧主放牧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争夺的地方。

那一年的夏季,我们政协机关的人到黑哈尔河塔拉考察。站在山上,极目远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映入眼帘,整个大甸子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黑哈尔河像一条彩带镶嵌在黑哈尔河塔拉的中部,亮晶晶的河水奔流翻滚,流向东南;河流两岸有一人多高的芦苇,柳条子、蒲棒等;芦苇塘里有水鸭子,野鸡,鹌鹑等,在芦苇子、柳子外边的广阔大甸子上,生长着绿、黄、红、白、蓝等各色各样的花草,主要有芍药花,黄花菜,马兰花等,真正是百花争艳;站在河边,看着河水里鱼儿嬉耍遨游;听着青娃不停地呱呱叫,望着天空中百灵鸟放声歌唱;草甸子上,风吹草低,牛群、羊群星罗棋布,整个大草甸子上给人以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秋季来到这里,站在塔拉的高处,一眼望去,整个大草甸子一片金黄,虽然百花不见了,但各种花草子熟穗满,果实累累,微风吹动,摇来摇去,苇花漫天飞舞,大草甸子上马儿跑,牛儿叫,羊群像朵朵白云,缓缓飘动,牧民兴高采烈,放牧的,拉草的,不时传来阵阵歌声,能歌善舞的蒙古族的特点尽情释放,所有这些,在这草甸子上汇成一曲美妙的大合唱。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好客的蒙古族,世世代代在这美丽的大甸子上放牧生活。

2017年的秋天,我再次来到黑哈尔河塔拉,它的容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坐在车上,放眼车窗外,天高地远,地远天高,路右侧的查布杆山(枣山)坐落在地平线上,雄伟高大,它是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所在地天山镇的代名词,很早以前天山镇就叫查布杆庙街,街的周围是山峦和草原,随着清朝末年的放垦,汉人的涌入,草原变成了耕地;而天山镇的边远地区,仍然保留着草原的原貌。汽车行驶的这条横贯内蒙古东西部的大通道,没有几辆车,安静的公路上透着祥和,修这条公路之前这儿没有去黑哈尔河塔拉的路,全是丘陵、草地、山峦。

从天山镇出发走了50公里,汽车从左侧下了公路,一条曲曲折折的沙子路爬行在草地上,路两边的草长势茂盛,高低不平的田野和远山近岭都被绿色覆盖着;汽车跑了十几公里,前面出现一个片草原,这就是黑哈尔河塔拉。

望着车外面的绿草、灌木、空中振着翅膀翻飞的百灵鸟,和陪同的人唠着这片草原的过去和现在。这儿古来以蒙古族牧为主,横贯内蒙古东西部的大通道修通前,外地人来这里很难,从天山镇出发,经坤都镇,在七拐八绕的小路上,几经曲折到达这里。因为偏僻、闭塞,很少有外地人来,这里也就保留了完整的草原生态。

随行的人员告诉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在这大甸子上修建了一块块草库伦,黑哈尔河上架起了一座桥梁,苏木、嘎查通了电,把这个大甸子装饰得更加美丽。

为了保护好这片草原,家家都对草原进行了围封;一切变化源自大通道修通后,村里花钱修通了我们来时那条便路,和外界联系上了,从此这里的牲畜不再是出栏产奶,而是变成了外地人来骑马看草原、拍照的工具;奶食品也成了商品,被外地人买走;牧民忽然发现古来不值钱的玩意儿全成了挣钱的工具和紧俏商品。

站在甸子上,远望近眺,绿草如茵,像毯子一样铺向天边,远处的山坡被绿色覆盖,鸟儿在高空振着翅膀鸣叫,有一只野兔猛然从草丛中窜出,箭一般地射向草地深处;黑哈尔河如一条绸带,在甸子上曲曲弯弯静静地流淌,河西岸树木丛生,有一片湖泊,静静的湖水上面飞着水鸟,清脆的叫声动听悦耳,湖上有船,是供打鱼和外地来的游客游玩,湖中间有许多岛屿,那是鸟的家园;湖四周散布着牛马羊。

当地的牧民告诉我,外地人来这儿看草原,除了在湖泊上钓鱼、坐船、骑马等,还可以食宿。湖边有两个蒙古包,旁边有几匹马,这是制马奶酒的地方,牧民们向我介绍了制马奶酒的历史、马奶酒对人体的功效。我接过牧民递过来的一碗马奶酒,喝一口,凉爽、香醇。我站在蒙古包外,望着这绿草、灌木、湖泊、畜群,耳边响起了那首歌: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看那白云轻轻地飘,带着我的思念。

这是个美好的家园,让人向往,让人陶醉。

汽车上路离去时,我回首留恋地望着这片草甸子,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我脑海里依然放映着一幅幅原始状态的风景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