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健康2018年5期发表第一次吃莜面

标签:
内蒙古呼和浩特武川县食品与健康杂志2018年5期 |
分类: 文化 |


第一次吃莜面
吕斌
这是一次奇特的经历。
1986年我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研究班读书。入学前我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政协负责征集文史资料,看到过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史料,那些英雄人物和战斗故事让我感动,非常想到这个让我向往的地方看看,一直没有机会。那年暑假前,内蒙古作家协会安排我们班体验生活,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我跟呼和浩特市的同学打听,从呼和浩特到武川县有多远,同学告诉我,不到一百里地,我就约了两个同学去武川县。
乘坐班车走出不远,挨着我们坐着的一个妇女跟我说话,我问她是哪儿的人,她说是武川县的;她问我是哪儿的?我说是内蒙古作协的。她看看我,脸上露出了喜色,说你们是内蒙古做鞋的呀,我正要给孩子买两双鞋,你们做皮鞋还是做布鞋?
我愣了愣,这是哪跟哪呀?我说我们即不做皮鞋,也不做布鞋。
她好奇地问,那你们做什么鞋?
我的同学在旁边笑。我说,我们……我们根本就不做鞋,是作协……我觉得跟她解释起来费劲,我问她,你是干什么的?
她说,我是农民,到呼市给一个亲戚送油面。
油面?我第一次听说这种面,我想,是不是我们赤峰商店卖的那种油炒面,我说,油炒面商店就卖,还用你给他去送吗?
她笑了,说,不是油炒面,是油面,就是上边有个草字头,下边有单立人……
我紧忙说,我知道了,是莜面,不是油面,也叫燕麦面。心里话,我个文化人还用得着那么解释,一提示就知道哪个字,哪能像你,连作协和做鞋都整不明白。
她说,我们这里都种这种东西,扎成面之前叫燕麦。
我问她,比我们赤峰那里的白面、荞面还好吃?我这样问,有一种显示的心理,意思是你的莜面再好还能比得过我们的白面和荞面!
她来了精神,说,当然比你们那儿的白面、荞面好吃,你没吃过不知道,要是吃起来,别人在后面割你耳朵你都不知道。我的亲戚喜欢吃这种面,呼市买不到,捎信让我送去两布袋。
什么面这么诱人?她见我一脸地迷惑,解释说,莜面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好吃,还经饿,我们这里有段顺口溜:五十里莜面,四十里的糕,三十里的荞面饿断腰。
妇女的话引起我的兴趣儿。
到了武川县,我们游览了大青山抗日游击革命根据地景点,回到武川县城,进了牛街的一家饭店,我们三个人坐下,商量吃点什么,站在旁边的桌子上整理餐具的服务员说,到这儿还商量啥,吃莜面饼呗!
我忽然想起了在班车上碰到那个妇女说的话,我问,莜面是你们当地特产?
她说,对,我们饭店的莜面饼都是用我们当地种的燕麦碾成的面做的,特别纯正,大师傅也是我们当地人。
既然她这么说,那就吃莜面饼吧。
饼端上来,我们吃惊,这饼太薄了,像纸一样,面的颜色比白面黑,比荞面白,感觉滑溜,筋道,味道清香,近似于荞面,又不是荞面的味道。
这东西太好吃了!
我注意到,别的桌的客人都是吃的面食,有窝窝、馀馀、钝吨、金棍、圪团、耳朵、条条、丸丸、琳蝌蚪、海螺、莜面饺子、片片等等。我问服务员,别人吃的都是什么面做成的?
服务员说,都是用莜面做成的。
哦,到这里吃饭,主食就是莜面。
服务员说,莜面可以做成好多样食品,螺丝卷卷、凉拌莜面、素炒莜面、炒揆类、回勺莜面、煮馀子、油煎对夹、油煎合子、莜面拿糕等等,细说起来好多好多。
我们吃完,都抹着嘴巴说好吃,既然这么好吃,就带给同学们偿偿,我跟服务员说,你给我们一人再上半斤!
她问我们,你们不是吃完了吗?怎么还要?
我说,我们想拿回去给别人吃。
她说,今天不行,今天吃饭的客人太多,忙不过来,只能在这儿吃,不能拿走。
我说,卖给谁不是卖,我们照样掏钱。
服务员忽然声音高起来,不是钱的事,人家坐着等,我们却给你们吃完的忙,这饭店还咋开呀!
咦,这姑娘真厉害,吓得我们三个人都不敢吱声了。我思量,她可能刚当服务员,没受过培训,不知道怎么跟客人说话,我问她,你是刚来的吧?
她恼了,立起眼睛说我,谁是刚来的呀?我已经来一个星期了!
我不敢再跟她说话。
我们朝外走时,服务员说,别人想吃,可以来饭店,想吃多少就给你们上多少!
我没有跟她解释我不是当地人,也不在当地做买卖,也不在当地居住,不然,我怎么会提出要带走一些呢,但是,我没有向地解释,在我们面前,她还是个刚走出家门的孩子,她的天真倔强让我们感觉和这莜面一样新奇、舒心。
坐在班车上往回返,我还在回味吃过的莜面,我从来没有体验过这么好吃的食品。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个给亲戚送莜面的妇妇,那个天真可爱的姑娘,还有我第一次吃的莜面,让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