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内蒙古晨报万达广场办公楼作家协会体验生活 |
分类: 文化 |
载《内蒙古晨报》2017年12月22日 作者 吕斌 编辑 吕雪飞

年轻的群体
吕斌
从家到深入生活的地点万达广场,乘公交车需要十多分钟。自从中国作家协会确定我到万达广场定点深入生活后,我每天都是乘坐公交车到那里上班。
天气好的时候,公交车上的人少一些,刮风下雨、下雪的天气,车上特别拥挤。乘坐这趟公交车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都在万达广场上班,个别的是赤峰学院的学生。这趟公交车路过万广场,终点站是赤峰学院。在车上,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行色匆匆,表情严肃,基本上没人说话,原因是谁也不认识谁,埋头看手机的人居多。偶尔有相互认识的,说的话也是和上班有关,比如:我要迟到了,这个月都被扣过两回钱了;问:你那项业务跑的怎么样了?答:我不在那个公司了,我现在的公司不再跑业务,只是工资少了很多。在私企工作,辞职和被辞职是很正常的事。
我所在的区有两座楼,楼上没有住户,房间设计都是办公室,两座楼里有大小公司三四百家,具体多少家我一直没弄清楚,主要是和我要写的长篇小说没有什么关系。大的公司有几十人,小的公司就是一个人,比如有人在这楼上租房开办了个照相室,影视室,语言教授室,等等,他们的业务都是经纪人性质。
上班的时间段能感到这两座楼人员特别多,除了乘坐公交车来上班的,有开自家车的,有骑电动车的,个别的也有骑共享自行车的,进大门时常常有拥挤的现象;院子里放了一大排摩托车和电动车,男男女女急急地朝楼里走,站在楼里面的电梯门前,仍然很少有人相互说话。
我思量,这些年轻人,要么给人打工,要么自己开个小公司,他们天天这样急着上班,挣得多吗?压力大吗?他们的前途是什么?
我的办公室一共五个人。刚来的时候,企业负责人要给我安排个单独的办公室,我谢绝了,因为我跟中国作协约定的是要写一部大学生创业的长篇小说,我必须要深入到大学生中间去,和他们在一起,才能了解他们创业的过程以及他们的艰难困苦和酸甜苦辣,所以我就到了这间办公室。
另四个人天天上下班要签到,签到的形式是按指印,后来改成了刷脸,再后来改成了用手机打卡。有的公司不用签到,工作制度也不一样,有的公司天天要开晨会,有的公司一个周开一次汇报及总结会,有的公司要求员工天天报表,表上标明上午做了什么工作,下午做了什么工作,工作完成的情况,等等。
我办公室的员工天天的工作很忙,他们都是在电脑上完成,有的是设计什么,有的是联络什么,比如有个姑娘天天的工作就是打电话,公司办一个网站,给企业做义务宣传和做广告,她天天按照各种媒体上刊载的企业电话号码,打电话问对方做不做广告,我们公司可以义务地为你做。时常是刚接通电话,对方就挂断了,她不气馁,继续打下一个,口气平和,态度虔诚,语言温暖,始终如一。因为事先公司对她进行了训练,遇到态度不好的人,她心里难受,但口气不表现出来。
我是编外人员,不签到,也不用坐班,只是帮助公司做些辅助性质的工作,比如指导员工写文字材料,员工写了文字材料我帮助把关,公司有什么活动邀请我参加。
闲暇的时候,她们也和我聊天,她们经常问我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事,问我发表过什么作品,她们找来看,看完说些体会;我喜欢问他们在什么大学毕业,学的什么专业,来公司之前在哪里工作过。我发现一个现象,这些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大多数人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过,因为各种原因回到了赤峰。
我在体制内工作,工作的环境比较宽松,深入到企业里工作,有个体验,这代年轻人生存的压力比较大,上班的制度严格,工资普遍不如行政事业单位的人高;工作量大,整天都在忙乎,因为相互有竞争,都不敢怠慢;工作的内容科技含量高,需要会很多现代科技的东西,我在他们面前,电脑上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我只是会简单的文档操作,遇到不会的东西问他们,他们几乎无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不用担心电脑操作上遇到什么困难。我常常感叹,我们这代人落伍了!
在定点深入生活期间,我积累了一些人物的素材,有的写成了报告文学发表在杂志上,有的当作长篇小说的原型,加工、整理、升华。
在深入生活期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点,一代人正在为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而孜孜以求,风雨兼程地向前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