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个世纪书籍回忆录读书影响力 |
分类: 文化 |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最缺得是书,那时候村里人的所有文化知识都从墙上挂着的广播喇叭上获得,在我生长的那个山村——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荞麦塔拉乡宝家店,听大人说过孙悟空和诸葛亮等人的故事,知道那是书上写的人物后,想看书的我就到处找书看,我看的第一本小说是《欧阳海之歌》,那是从已经分家另过、念过中学的哥哥家的书箱子里翻出来的,怕被哥哥发现不让我看,趁哥哥不在屋,把书藏在衣裳里偷偷拿回家,父母不在家或者躲到没人的地方看,那本书不是“打仗”的书,我看了几页就扔在炕上了,我的一个伙伴拿回家看,跟我讲书中的欧阳海和刘大壮比武的事,讲误崽子的故事,我出于好奇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一句名言、一个性格,名言是:响鼓不用重锤,快马不用鞭催。性格是:争强好胜。欧阳海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本书看上了瘾,我对书的渴望到了极致,就到处找书。在农村找一本书是很难的,那时候书店也没有几本好书。我从姐姐家的箱子里找到一本长篇小说《旗手》,是苏联作家冈察尔写的,我起初看不太懂,没看下去,哥哥发现我扔在炕上的书后,捧着书起早贪黑地看,有时候他趴在炕上看,有时候蹲在地上看,有时候坐在院子里看,吃饭时边吃边看。我用上上心,如果没有意思哥哥能这样如饥似渴吗!哥哥一看完我就接着看。第一遍没太懂,第二遍懂些,第三遍才全懂。我一连看了四五遍,才被里面人物、故事打动。这本书对我的创作有些影响,我认为是不利的影响,如果不是我的误解,就是小说本身的毛病,主要是它的情节发展得太慢。我不知道是原作如此还是翻译走了样,反正看着乏味。我后来写作时,不自觉也这样写过小说,都失败了。
给我影响最大的书是浩然的短篇小说集《春歌集》,这本书是哥哥从外面拿回来的,是村子里哪家的不清楚,农民不把书当玩意儿,谁见着谁看,看完就扔,这本已经弄得很脏的书我至今还保存着。
浩然的作品对我有影响,一个是他写农村生活儿,人和事我都熟悉,也就亲切;再一个是他的许多故事在农村流传,比如说浩然初学写作很多作品不能发表,有一次一个编辑到他所在的单位(或村子),要看他没有发表的作品,他从家背来一背筐稿子。这种说法可能不真实。再比如说他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喜鹊登枝》投了好些家刊物,都退了回来,后来他投给了《北京文学》,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他的作品才在各地报刊纷纷发表。我写的作品受浩然影响是全面的,包括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运用。好些年后有编辑说一看我的小说那短句子就似浩然的作品,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我没有刻意学过,也不知道受了他的影响。
越是稀有的越珍贵,三十几年过去了,回想看过无数的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七十年代末看过的几本书,它几乎对我的人生起到了确立基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