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企领导工作生活稿子 |
分类: 文化 |
有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一个作者偶尔写来稿子,质量还不错,也符合报纸的要求,稿子不挤时我就排在报纸上,来稿太多时,我就弃之。这是我当编辑的工作,是一件平常的小事,我不会往心里去,当然对作者也不留印象。忽然有一天,这个作者打电话说她们经理要见见我,这样的事我也经常碰到,我就轻描淡写地说,算了吧,一两篇稿子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可有可无,不用当回事,再说我也不愿意跟陌生人见面。几次三番,一次又一次电话,我想人家心诚,不见不好,就答应了。可是让我没想到得是,对方跟我约好时间,过一两天来电话又说他们领导出差了,或者说开会,或者说公司临时有事,总而言之,约了好多次还是没有见上面。次数多了,我也习惯了,也对见面淡漠了,也不想见了,我不敢说对方谎话连篇,只能说有这方面的嫌疑。
又一个夏天不知不觉地来临了。在一个安静的上午,电话响了,我几乎忘记的手机号又出现在了我手机的屏幕上,那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来,她说我们公司哪年都请老师给我们讲新闻和文学课,正好你这两方面都是专家,我们决定请你来给我们公司的员工讲讲新闻和文学。我想这也许又是说说,并不会付诸实施,我顺口答应了。过了几天,这个电话的主人通知我讲课的时间和地点,我才意识到他们是真心实意要听听我在新闻和文学上的理解。幸亏我时常被邀请讲课,对我来说,写作是我的职业,讲新闻和文学是我的长项,不用备课也能轻松说上半天一日。
我原以为这样的大型国企,会有几百人上千人,我的特点是人越多讲得越有兴趣,进了讲课的会议室,发现听课的人只有十多个人,他们规矩地坐着,虔诚地看着我,眼光是渴望,表情是尊重,屋子里寂静无声,就连听课人的喘气声我都能感觉到。我才意识到,他们请我来不是走个形式,我不能因为人少有一点马虎,我把最实际的知识讲给他们听,整个过程我感觉是在和朋友们聊天,我要让他们获得我所拥有的最扎实的文化成果。
课后闲聊,我才知道听课的人都是这个公司的中层干部,他们是这个公司的骨干力量,让我意外的是,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的职务并不匹配,比如说时常给我们报纸写稿的这个作者,是公司的宣传部长,她手下应该有几个工作人员,实际上只有她一个人,不但负责宣传,还要管妇联,共青团,工会,档案,上传下达,计划生育,等等日常工作和不日常工作,她是这样,别的中层干部也是这样,因为工作太多太乱太忙,晚下班加班是家常便饭。
我终于明白她多次约我见面又食言的原因了。
我想,和他们比我的工作比较轻松,我是幸运的;我还想,人都是看着别人比自己幸福,单位好,官当得大,其实深入到看上去幸福人的内心或者他工作的环境,才知道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相比之下自己倒是比较幸福比较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