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贫穷帽子线衣袜子宝物 |
分类: 散文 |
穿了30多年的袜子,30多年的衬衣,30多年的线衣,戴了30多年的皮帽子,用了30年的线脖套……这些是一个记者的行头,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个怪人,但是,他觉得这很正常。
1976年,他高中毕业,因为当时不能直接考大学,他回到他家所在的农村劳动。贫困一生的母亲觉得家里又添了一个劳动力,日子看好,就想着奢侈一次,买一双好袜子穿。母亲脚小,供销社适合她穿的袜子太少了,她就花两元多“巨款”,买一了双草绿色的小袜子,拿回家,全家人都为这双小袜子的昂贵而惊叹。母亲一穿,才发现它贵得有道理,原来它是一双能伸缩的弹力袜。全家人第一次见到这种变形袜。母亲试了几遍都嫌大,只好转让给他,因为18岁的他是一双大脚。他没想到,这双袜子经久耐用,穿了十几年才破洞,30年过去,虽然袜子前后都破了洞,但它还有个大概模样,大约它的来历给他刻下的痕迹太深,经历了30多年,千疮百孔,他仍然时常穿在脚上而不忍遗弃它。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他考上了赤峰师范学校,当时他的家里供他读书十分艰难,他连饭都吃不饱,整天饮肠漉漉,更别提衣裳穿得好一点了。一次,他给在基层供销社当售货员的大姐写信,说了挨饿和缺衣的困难,当时尚还宽裕的大姐就给他邮了一件蛋青色的混纺棉线衣,那是他有生以来穿上的第一件豪华衣裳。他拿到线衣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在以后的岁月里,穿和洗它,他都分外珍惜,这件线衣也奇迹般地没有大的破损。
1979年他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山村中学教学。挣了工资,加之为人师表,需要一个体面的外表,他就到镇子里的商店买了一件白的确良衬衣,这是他脱贫致富甩掉家产衬衣穿上的第一件国产衬衣,这件衬衣质量特佳,几十年过去,没打一块补丁,只是领子上磨破了,他就找人把领子翻过来。有人看了他这件衬衣奇怪过,领子表面没有磨破,掩在里面的地方怎么磨破了?
赤峰北部的冬天特别冷,他从小没有过一顶像样的皮帽子。1981年的冬天,他托刚刚和他订婚的妻子到通辽市市买了一顶纯羊皮面的人造毛帽子。这种坦克式帽子当时很时兴,他戴着很满足。从那以后,每到冬天他就戴着这顶帽子。
1982年,他所任教的中学离他家10公里,冬天去上班,遇有风天,吹得脖子又痒又疼,他又买一件线脖套,脖套虽然不好看,但套在脖子上和取下非常方便,又能严实地遮住脖子,很实用,一到冬季,他想不出还有什么能代替它。
以上五个衣物他称之为宝,现在有的破了,如袜子,全身是洞,他只能冬天穿,冬天穿皮鞋,别人看不见,夏天穿比较雅观的新袜子。有的旧了,样式也不合时兴,如帽子、脖套,但他不嫌弃,一直保留着。他不是买不起新的,他的收入能买得起楼房、汽车。他不扔掉那些旧物,是他从小穿惯了旧东西,习惯成自然,穿新衣裳还不大自然;再一个他认为人是宇宙的过客,几十年匆匆忙忙就过去了,应该多为这个世界创造财富,少浪费点物质,如果必须浪费,那就浪费个彻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使用价值;还有,他认为人活着的意义不是华丽的外表包裹着个贫穷的躯体,而是贫穷的外表包裹着个富裕的灵魂。
猜中这个记者是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