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假期十月一国庆节二哥中篇小说 |
分类: 旅游 |
国庆节期间有个安静的地方被很多人忽略
华山万人滞留引发骚乱、西湖见人不见桥、鼓浪屿快被游客“踏平”、九寨沟超负荷运转交通瘫痪……提起国庆“黄金周”,“拥挤”似乎已成为国人对这个为唤起国人爱国意识而设立的节日另类的集体记忆。(农民热线网发布2014年10月1日。)
假期一到,就上飞机,挤火车,坐汽车,骑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甚至步行,熙熙攘攘、艰苦卓绝地奔往四面八方,那架势好像慢了一步有什么好处捞不着而被别人抢了去。在我看来,这些行为都很好笑。
我不是说旅游有什么不对或者不好,我也喜欢旅游,但每个人不要有从众心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这个假期怎么过,比如对我来说,这个假期最好的去处就是自己的家。
别急,听我慢慢说,我是搞写作的,假期前我就把假期要写的东西构思好了,假期一到我就坐在桌前敲打文字,那感觉非常美妙,假期完了,别人是东奔西跑的疲惫,我拿出的是一部或者多篇作品,发表在报刊上,那感觉相当惬意。
在写作的过程中,疲劳时打开网页,看看哪里堵车的场景,看看哪里景点人满为患,看看哪里的游人被导游宰了,甚至哪里又发生的悲惨事件,像上海发生过的踩踏事件,麦加朝觐踩踏事件等等。看这些是围观的心态,和出去旅游的感受差不多。
旅游不一定非得在这个假期,别人闹轰的时候,自己最好是安静。这就是我的十月一安排。回想过去的十月一假期,我就是这么过的。
举一个我过十月一假期我写作过程。前年十月一假期来临之前,我就攒足了劲,准备把我很长时间构思的中篇小说《农民二哥》好好写写,我对农民二哥太熟悉了,因为太熟悉,长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写他,有这个假期我可以全身心地写了。
放假的第一天早饭后,我大战来临般地坐在了电脑前,并且像运动员上场前一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就在电脑的键子上敲打起来。开头还不错,我的心理状态也很好,农民二哥的一言一行都历历在目,我从容地噼呖啪啦地敲打着键盘,一行一行的字就行云流水般地流淌在荧光屏上,美丽地跳动着感情的色彩,农民二哥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活灵活现地活动。
我用了一天半时间,把这篇计划内的中篇小说打完了,这是我打算写得“边缘人系列”中的第一篇。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想把它放一放,上班后利用星期六、修改后再寄给编辑部。
休息半天,第三天按照计划我要写第二部“边缘人系列”中篇小说《农民侄子》,我坐在电脑前,心理状态还不错,敲打上之后,我总觉得心思还在《农民二哥》的情节中,脑海里总是回旋着“二哥”的许多事,以致于这个“侄子”的许多事都和那个“二哥”相似,更要命的是我总是在“叙述”事情和人物,总觉得有许多事要向读者交代清楚,这使我非常苦恼。懂得文学的人都知道,小说是描写的艺术,看一个作者的文学功底如何,主要看他的描写功夫,而叙述是一个作者不成熟的表现,因为叙述只能让读者觉得泛泛,一篇泛泛的文学作品会有人愿意看吗?既然不满意那就停下来吧,不满意的作品还不如不写。
我坐在电脑前总也调整不上来状态,心情越加郁闷,外面的阳光吸引了我,应该到外面走走。外面真是个明亮的世界,大街上车水马龙,车水马龙这个词很俗,我又懒地找一个更生动的词来形容街上的情景,我这时候最不愿意在怎么样用词上动脑筋,我想彻底地歇一歇。我顺着大街慢慢地走,街上的任何人或事都吸引不了我,因为那些人和事都在另一个世界上,我在我的世界上行走着,相互没有关系。我走到了文化广场,文化广场上彩旗飘舞,大喇叭高唱着嘹亮的歌,有作各种广告的宣传台,有闲逛的游人。我无目的地走着,我奇怪得是,这一次闲遛状态在渐渐恢复。
我朝家慢慢地走去。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好,写作的状态上来了,我坐在电脑前,打字的速率又像行云流水一样。
我的这个假期,并不比那些到处跑的人过得差。别人怎么看不重要,重要得是我感觉愉悦就行了。
上周末,故宫博物院宣布:今年“十一”黄金周故宫每天坚持限流,参观上限为8万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