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乐老大爷果子小院林强 |
分类: 杂谈 |
认真培养一双观察眼,是写作成功的第一步,鲁迅讲过这样的话:“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办来。”这是我们应该深刻记取的。
同一件事,同一个地方,有人写出来就格外细致、具体,而一到自己手里就干巴得很。原因之一就在于你对生活熟视无睹——缺少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我教学时,有一次我给同学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农家小院》,要求是:写自己家的小院和别人家的小院都可以,但要写得具体、细致,并当场交卷。
我在阅读作文时发现了这样两篇作文。一篇写得很有特色,给人的印象具体、细致。院子的主体建筑是农村常见的一层平房,房顶的两边还有两只四不像的小走兽,是用来压邪的。院子里有葡萄架,有伞状的梨树,树上还挂着鸟笼。各色的小花散在院子的各个角落,不时散发出阵阵幽香;还有会唱歌的蝈蝈,跳舞的小蚂蚱,蠕动的群蚁……看完后总觉得是一座袖珍式的小花园,给人以美的享受。另一篇则写得非常粗,给人一种轮廓感,似乎他笔下的小院在哪里都可以见到,缺少自己的特色。
写得好的同学叫林强,写得比较差的叫李乐。值得注意的是林强写的是李乐家的小院,而且他只到过李乐家一次;而李乐写的是自己家的小院。按说李乐写得比林强好。是不是比强写得有虚构的成份?我找到李乐,让他把文章看一遍,说上面写的他家都有。我反问他为什么写不这么细致?回答说平时没注意这些。这个实例很值得我们思考。
克服熟视无睹的毛病,不在于把眼睛时时瞪圆,而在于做一个有心人,作家之所以写一般人不一样,能够写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就在于他们有心——时时不忘记写作的眼光观察生活。在他们的笔下,司空见惯的几只鸡,几条虾,几朵喇叭花,几串青藤……都会被描写得栩栩如生,令人喜爱;一件普通的小事,一位平凡的熟人,一段经历,一点感受,在他们的笔下如同纷纷张开翅膀的小鸟,显得格外动人,仿佛就在自己的身边。这主要是他们勤于观察,长期积累的结果。
我们虽然不可能都成为作家,但我们要写出好的作品,就要像作家那样去观察生活,留心注意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无论是游玩,是办事,是走访友,都不要忘记随时带上你的眼睛。下面的例子是我无意中发再的,就尝到了随时带上眼睛的好处。
夏季的一天,我和一个亲戚去看一位老中医,看病的人很多,我们只好排队耐心地等。我在队伍里发现了一件奇怪的:有一位病人轮到他看病时,却不看病,而是在一边耐心听,还拿着本子记。就这样过了半个小时。老中医也好像发现了什么。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个中年人是借着病来学医的。老中医很受感动,就拿了把椅子让这位中年人从下,中年人也就此拜了师。我把这件事看在眼里,后来又专门采访了这位中年人,写一篇人物专访《山旮旯里的中医师》,上面这个例子就是文章中的一个细节。这篇通讯先后被市、省、中央级报刊选用。若不是一次偶然的发现,自然不会有这篇文章。
还有一次,我和毕业的同学到城里看电影,在街上我碰到这么一件事:一位老大爷挑着一担果子在卖,一位老奶奶问果子是甜的还是酸的,老大爷说是甜的,没想到老奶奶回头就走,说给儿媳妇买的,要酸的不要甜的。不多时又有一位大嫂子来买果子,她问果子是甜的还是酸的,老大爷说是酸的,大嫂也没买,说是给小儿子买的,小孩子愿意吃甜的。老大爷很失望。又有一位来买果子的,问是甜的还是酸的,老大爷这次变得乖了,笑着说,这筐是甜的,后边这筐是酸的。这位老大爷终于卖出了一斤果子。我把当时的经过记在心里,后来整理写出了一篇小说《卖果子》,发表在省级杂志上。
在你的周围有好多有趣儿的事,有特色的人,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一定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