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告文学:悄然变化的打工族

(2012-02-27 08:53:27)
标签:

天山镇

大城市

活儿

赤峰市

打工

分类: 新闻

兴起于上个世纪的打工潮,一直延续到今天,来自于农村的农民工是这股打工潮的主力,在城镇的建筑工地上,看到的都是这类人的身影,他们推动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出了大力,他们一直是拼命流汗的代名词。三十多年过去,这类打工人员悄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报告文学:悄然变化的打工族
           这空荡的车票飞机票代卖点没有了以前打族排队购票的景象了

 

当地打工热过往外跑

走出村庄,到外地去打工挣钱,到城市去打工追求美好的生活,在赤峰市乡间几乎是一种流行的做法,每年的春节一过,所有的车站都人满为患,大多是背着扛着抱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他们衣服破旧,脸面黑红粗糙,给城里人的印象就是两个:贫穷,受累。今年的春节过后,在赤峰市的火车站和汽车站看到的景象发生了变化,排队买票的绝大多数人是返校的学生,很难看见带着大包小包满脸污垢的农民工,火车和汽车上很难找到他们的身影儿。这种变化是从近年开始的,2011年赤峰市的很多农民工到外地打工,收入没有留在当地打工的农民工挣的多。天山镇的一个农民工上半年到内蒙西部的乌海市打工,挣了1万多元钱,下半年留在天山镇打工,挣了2万多元钱,问他为什么到外地打工怎么不如在本地挣的多,他说前些年当地用工的地方少,活儿也不好找,工钱也低,去年有了变化,外地的活儿不如以前的年份多,工钱也不比当地高,加上到外地要吃住行的支出,就不如在当地打工划算。按照他的说法,以前是各地的打工者相互易地打工,现在是转变为都在本地打工,人还是那些人,活儿还是那些活儿,为什么要交叉跑呢!观念发生了变化,都觉得在自己的居住地附近打工是上策,这种变化是打工族多年打工想法趋于一致的结果,这种变化使打工族省去了很多精力和支出,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打工族的主流。

卖体力转变为耍技术

打工,人人都认为这种劳动方式就是卖体力,靠受累拼命赚钱,是生活在底层人的行为。刚兴起打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是这样,打工族的群体生长农村,文化低,没有技能,进城只能干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活儿,比如在盖楼的工地搬砖,和水泥,在砖厂拉砖坯子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盖楼搬砖的人学会了盖楼的技术,拉砖坯子的人学会了烧砖的技巧,他们不知不觉的成为了各种工地的骨干,有的成了所谓的包工头子,他们年龄增长了,不再能干得动体力活儿,但他们掌握了技术,他们仍然活跃在各种工地,成为了后续跟上来打工族的带头人,这种人影响着更年轻的一代打工族。

在克什克腾旗经棚镇有一个承包了一个工地的年轻农民对记者说,他刚开始打工时也是干最累的活儿,看见和自己一样来自农村的包工头儿,不干体力活儿,钱比自己挣得多,很是羡慕,就决心也要向那个目标奋斗,边干体力活儿,边暗暗学习技术,两年之后,他终于可以独立地带领一帮人承包活儿了。像他这样由普通农民工变成更高一级的承包人,是很多打者走过的路,也是很多农民工追求的目标。

现在所说的打工和过去所说的打工,虽然还是那两个字,但在劳动的形式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由动手变成了动嘴,由体力劳动变成了脑力劳动,人们称之为包工头子,开发商,大老板等等。

 

大中专生的回流潮

赤峰藉的大中专生是打工族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认为自己有文化,有水平,是高级人才,不能等同于那些来自于农村的打工者,也就不能老守田园,要有更高的追求,毕业后不在赤峰找工作,到外地去,到大城市去,是很流行的做法,在这类人心目中,赤峰工作不好找,收入也低,经济落后,观念陈旧,大城市繁华,大城市工作机会多,大城市到外是金钱,大城市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有很多赤峰藉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外地站住了脚,有的取得了成功,有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境况并不乐观,有很多还相当艰难。

有一个赤峰市毕业的专科生,毕业后到北京找工作,他的专业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工作起来却很难,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刚开始还顺心,工作一段时间后,老板总是对他这个不满意,对他所做的工作发脾气,最后辞退了之,工资的事不提,他几次三番要工钱,最终不了了之,他只好再找第二份工作;第二份工作很快找到了,是个广告公司,老板让他用一个周的时间写一份广告策划,他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来了,老板看了他的策划很满意,却向他提出另一个要求,让他在一个周之内认识公司的20多名职工,并且记住这些职工的名字及性格爱好。他是个内向型的男孩儿,他认为来到公司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没有必要认识和他的工作无关的人,他可以和别人打招呼,可以和别人来往,但要在一个周之内认识所有同事,并且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他来说太难了。他把自己的想法跟老板说了,老板说你要是做不到,说明你不适合在这个公司工作。他觉得能做到老板的要求,但以后老板还会提出什么让他想不到的要求呢!根据老板的性格,他断定老板一定会提出让他意外的要求,他料想很难在这家公司立足。他在一个周之后被通知离开公司。他无奈之下,又找了第三份工作……一年之后,他经历了七八次被辞退,回到了赤峰。他在赤峰找到工作后,最大的体会是,还是家好,就是坐在家里的椅子上,和坐在北京所工作的公司椅子上的感觉都不一样,坐在北京工作过的公司椅子上提心吊胆,坐在家里的椅子上心里踏实。

没有到外地或者大城市打工的大中专毕业生,只知道很多学生毕业去了大城市,但没有去详细了解那些人为什么去大城市,在大城市工作的怎么样,生活的境况如何。据记者了解,有些大中专毕业生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得很好,有很大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工作没有着落,生活艰辛,只所以在大城市熬着,是因为家庭在农村,生活困难,在当地找不到工作,只好到大城市去,住在地下室,吃廉价饭,干低级工作,很多人心情压抑,有的还不能及时拿到工钱。因为要月月交租房钱,要天天吃饭,挣钱的压力相当大。细细调查就会发现,有很多人经常跳槽,跳槽的原因不是被辞退就是自己辞职,辞职的原因或是拿不到工资,或是无法承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如果一个人经常跳槽,那就是告诉别人,他在哪儿也站不住脚,跳槽就是颠沛流离的代名词,两者说法不一,境况一样。

独生子女渐成主流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比打工潮早了几年,我市也同样,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到现在有四十年,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我市打工群体主流。早些年一个家庭孩子多,家庭又困难,生存是每个家庭的当务之急,挣钱是家中的唯一大事;因为孩子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前途并不太看重,能挣到钱,能生活得更好,就是家长的愿望,而在贫穷中过来的那代家长,认为要挣钱就得受累,所以孩子出外打工顺理成章,打工的人也认为理所当然,再者周围的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家长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有什么不公平,打工的人也习以为常。

随着着生活的富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家庭中的孩子减少,老一代打过工受过累的人看到的是别人脱离重体力活儿,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对家中仅有的一个孩子格外看重,不想再让孩子去受累,加之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贫穷,都很富裕,孩子打不打工已经不很重要。这就使得独生子女打工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这些独生子女依旧向往城市生活,但他们进城后不是去找最挣钱的活儿,而是去找最体面活儿,比如替别人卖衣服,到宾馆当服务员,搞推销,或者学习一门技术,比如学习理发,学习裁剪,学习美容,有的一步到位,开个小卖店自己当小老板等等。

一个来自于巴林左旗的女孩小敏,在市区的一个商场当导购员,一个月两千元钱,除了房租和吃饭,一个月略有盈余,她觉得这比在农村种地好多了,她父母对她的这种生活状况很满意,脱离了农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很不错,这也是很多没有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的追求。

 

重要得不是挣钱是生活得体面

前些年找地方打工成为农民工的主要话题,现在挑选哪里打工成为农民工的话题,打工挑工种是首选,哪儿挣钱多排在了第二位。几十年的拼搏,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减少,让过去贫困的农民都富裕起来,拼命挣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拼命挣钱改成了像城市人一样生活的体面,才是打族的追求,他们已经成为新的富裕阶层,他们有本钱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走遍赤峰市的乡镇,一座座耸立的楼房,新鲜而气派,住进去的农民越来越多,天山镇去年新交工的一座楼,大多数是来自于农村牧区的青年农民,有一个在这座楼打工的农民说,这座楼秋天交工时一天有三家来拿钥匙,都来自于当地的农村,这些农民挣了钱买了楼,把乡下的父母接进镇子里,他们继续在城市镇子里打工,他们不再到工地卖体力,他们当包工头儿,开饭店,开商店,办公司,当开发商。

在天山镇,问起一个农民工,去年阿旗打工的农民工挣了多少钱,他说不一样,总地来说,到外地打工的不如留在当地打工的挣的多,当地打工最没技术含量的工种一天最少要一百多元,再少就没人干了,多的一天要六七百元,当然也有更多的,有的人一年挣十多万元钱,挣四五万元钱的人太普遍了。他举了一个例子,天山镇一个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工,就是在各个楼房工地干活儿,一年挣了七万多元。

现在的农民工很多都由早些年的卖体力转为耍技术,现在的技术工不好雇佣,老板雇这类人有时候得有点社会关系,或者钱上得大方些。

天山镇的一个调料行,老板早些年是打工族,后来开了这个调料行,他要供应镇内几十家饭店的调料,春节期间电话不断,男主人负责接电话,把饭店所要的调料记下来,告诉女主人,女主人安排打工的装袋,送到要货的饭店,从早晨起来到晚上,没有一刻闲时候。这样的打工族转为老板族,比比皆是。

打工去,这个上个世纪兴起的流行语,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继续发生着质的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